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财政资金“睡大觉”,监管不能“打呼噜”
左崇年
//www.workercn.cn2015-06-12来源: 中工网—《河北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一些地方钱拨下去了,再迟迟不开工,我们就要依法把那些趴在账上多年的财政拨款收回来,调到那些中央已经确定的重点项目上去,调给那些想干事、能干事的地方去!”10日的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加重语气说。(6月11日《京华时报》)

  近年来,随着各级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和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向民生倾斜,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一方面一些地方哭苦叫穷,到处“跑部钱进”,设法争取财政资金投入,另一方面伸手要来的财政拨款却长年“趴”在账上睡大觉,没有发挥作用。然而那些亟待财政资金的民生需求“嗷嗷待哺”,于是形成“一边闲着草一边饿死牛”。

  财政资金之所以没有用在刀刃上,成为“沉睡资金”,是因为一些地方领导错误的政绩观作祟,千方百计要来钱,却在反腐、纪检的压力下不敢使用。

  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作用。财政资金的合理拨付、科学使用、严格管理监督必不可少。一方面,严格控制代编预算,财政资金的拨付应该规范化,进行科学论证,统筹安排,决不能“好哭闹的孩子多吃奶”, 财政资金投入要真正是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上,落在实处;一方面应加强对财政资金的审计监督。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应将管理的重心放在资金使用效益问题上,注重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

  同时,需要夯实财政管理基础,加强基本数据信息、支出标准、项目库等各个方面的基础管理工作,保证资金规范、高效使用。对于长期沉睡的财政资金,应该及时收回国库,并查明长年“趴”在账上的财政资金的真正原因,计算成本,对于浪费财政资金公共资源的地方领导应该进行追责,让其为此付出代价。唯此,积极财政政策才能被激活,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发挥财政资金应有的最大化效益。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