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莫把“状元笔记”奉为“成功秘笈”
盛人云
//www.workercn.cn2015-07-03来源: 中工网—《四川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6月28日,长春市,一中考考场外,6位今年的高考生举牌销售“状元笔记”,贩卖考试成功学。据悉,贩卖笔记的6名学生中,有5人考上清华,1人接到港大录取通知书。面对如此优秀的考生,家长们纷纷前来购买、询问,“状元笔记”炙手可热。(6月30日中华网)

  其实,国人对状元的无限崇拜由来已久。《宋稗类钞》上描述过宋朝当时崇拜状元的情景:状元出炉,皇帝加以青目,“公卿以下,无不耸观”。状元游街时,观者人挤人把街道变成了沙丁鱼罐头,有人挤不进去,就爬到屋上观看。这种热闹让一个洛阳人尹洙非常眼羡,说:“状元及第,虽将兵十万,恢复幽蓟,逐强蕃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

  现如今,人们对状元笔记追捧有加,甚至把其奉为“成功秘笈”,除了古人早已有之的好奇心驱使外,还有着强烈的心理需求:从状元的考学之路中,汲取其好的经验和做法,以此教育自己的孩子,以便来年高中。此等良愿,诚可理解,却未必有益。因为,“状元笔记”仅仅是状元自己根据个人情况而作,适用状元的经验方法未必适合其他学生。这与当今泛滥成灾的励志书籍一样,犯的是相同的错误:忽略了个体差异的问题。

  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学习方法,所谓状元的未必适合自己,不能一味地去模仿和简单复制,人们也把高考状元视作毫无瑕疵的胜利者,然后僵硬地模仿他们的成功方法,思维上的偷懒可见一斑,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中小学教育的模式化、功利化。大搞状元崇拜,本质上便是大力宣传“分”中自有黄金屋、“分”中自有光明途。这必将加重全社会对分数的迷信和依赖,而这正是当前中小学教育一些弊端的症结所在。因而,对状元的过度炒作乃至对“状元笔记”的放纵放任,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