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妖记》真的适合孩子们吗?
白清
//www.workercn.cn2015-07-29来源: 中工网—《四川工人日报》分享到: | 更多 |
前几天《捉妖记》票房破6亿元的时候,片方推出过一个庆贺海报:井柏然一脸柔情地抱着卖萌的小妖怪胡巴,上面配文写着“有胡巴麻麻在,天天都是六‘亿’儿童节”。海报看起来特别亲民和善无公害,正和片方营造的影片形象一样,是一部老少咸宜、适合合家观赏的电影,尤其是还突出了该片主打的受众群体——儿童。正值暑假,无数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就在这样的宣传口号蛊惑下走进影院,期待着与萌妖们的亲密接触。如今该片票房一路走高冲破10亿元,可想而知还会有更多的孩子成为它的观众。然而,《捉妖记》真的适合孩子们吗?
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上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观后感:“影院里的小孩子哇一下都哭了”、“我旁边的小男孩哭着说‘不要不要’”、“小朋友吓得嗷嗷哭”……这些场景基本都出现在同一个段落,就是厨子用种种手段意图烹调胡巴的时候。没有分级制度的中国电影常常会给未成年人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乃至误导或是心理伤害,但是如果说当年有小孩看《金陵十三钗》之类电影被吓哭,还只是因为少数家长的无知而能得以预防的话,像《捉妖记》这样把不适于儿童的内容隐藏于合家欢的表象之后,则显然有着更大的危害性。
觉得没什么,那是因为你是成年人,可是还没有任何社会经验和鉴别能力的孩子,他确实就是这么脆弱!你习以为常的嘲讽、欺骗、攻讦等等行为,都会给他带来深深的恐惧与困惑。在这个网络极为发达、信息无从筛选的世界里,彻底暴露于其中的孩子本来就已是易受伤害的弱势群体,如同10岁的儿子前些天好奇地问我“为什么大家都在说优衣库”,我一时实在不知该如何作答。那么,声称是在为孩子创作的文艺工作者们,能否请你们再多用一点心?给这些稚嫩的幼苗撑起一把安全而温暖的大伞好吗?
编辑:周文
沈阳晚报:真实,是评价好作文的第一标准 2010-06-08 |
沈阳晚报:真实,是评价好作文的第一标准 2010-06-13 |
殷国安:“七年陈案10天破”暴露真问题 2011-04-25 |
区长之死 2011-07-13 |
叶 超:别让孩子的童年没有“伴” 2012-02-14 |
付瑞生:永州卖淫案,放跑了什么 2012-08-17 |
钱江晚报:认真与不认真,吃亏和便宜 2013-02-08 |
潘采夫:明星怎着了“大师”的道儿 2013-07-30 |
北京晚报:别让所有事情都躲了猫猫 2009-02-25 |
北京晚报:别让所有事情都躲了猫猫 2009-0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