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让民众分享到深化医改的更多红利
张玉胜
//www.workercn.cn2015-09-09来源: 中工网—《湖南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二元”状况由来已久,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看病热衷“北上广”,已成为司空见惯的就医现象。这不仅造成了基层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加剧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建立分级诊疗制度,让老百姓看病少跑路、少花钱,其惠民效应值得关注。

  分级诊疗制度是指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由不同级别和服务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并按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及时便捷的双向转诊,从而建立科学有序的诊疗秩序,确保病人得到适宜治疗,主要包括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等。分级诊疗的实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医疗资源的集约与效能,让民众分享到深化医改的更多红利。

  老百姓看病之所以舍近求远地趋往大医院,关键是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不放心。因此,如何加强包括县级公立医院在内的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建设,就成为践行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前提。而首要的,就是要强化对基层全科医生等的人才培育。这不仅需要加强对基层医务工作者扎根社区、服务民众的职业道德教育,更需从业务培训、职称评定、待遇提升和编制保障等多个层面,给予基层医生更多的政策性关照与激励;同时,还可通过合理拉开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起付线和支付比例差距的办法,引导和鼓励常见病、多发病患者优先考虑在基层就诊。

  实施分级诊疗,旨在建立科学有序、节能高效的医疗秩序。这就要求实行包括检查检验、消毒供应等在内的医疗资源的高度融合与信息共享,力避不必要的重复与浪费,比如推进检查检验的结果互认,促进不同级别和类别医疗机构间的有序转诊等,尤其要着力破解人们“能上不能下”的看病习惯,遏制大医院无序扩张、病人和好医生双上流的恶性循环,引导和畅通慢性病和恢复期患者的向下转诊,努力构建“首诊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格局。

  “签约”服务作为近年来医改试点的创新举措,备受社会关注与推崇。民众通过与基层全科医生、乡村医生的签约服务,既可接受“一对一”的基本医疗,还可零距离得到公共卫生及养生保健等方面的有效指导,这不仅契合了预防为主的“治未病”原则,让服务模式从间段的诊疗服务向连续的终身保健转变,也不失为对医疗资源的一次良性整合,“签约”服务更有助于构筑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让居民获得更简便快捷的优质医疗服务。

  期待分级诊疗的医改愿景早日照进人们的就医现实。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