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宽容韩春雨也是科技生产力
练洪洋
//www.workercn.cn2016-05-25来源: 中工网—《河南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因为他的团队发明了一种新的基因编辑技术,并在《自然·生物技术》上发表,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从一个学术圈的“泛泛之辈”一跃成为“网红”科学家。这些日子以来,无论学界还是公众,都惊讶于这位“隐身”地方高校十年、其间未发表一篇学术论文的青年科学家,因何一鸣惊人。

  你可以不知道基因编辑技术是什么,也可以不了解《自然·生物技术》在国际学术界的江湖地位,但不能不佩服韩春雨,仅就科学家的工匠精神。如果说,“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撞南墙不回头”是一种定力,“板凳一坐十年冷”“衣带渐宽终不悔”则是一种境界。从容、淡定、坚毅、自信,冷板凳也有坐热的一天,韩春雨的“中国故事”充满正能量。

  感动一番并脑补一通基因知识之余,许多人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国内比韩春雨名气大得多、科研条件好得多的专家教授不知凡几,成功女神为何垂青“非著名大学”里的“非著名”副教授——韩春雨?个人修为之外,河北科技大学功不可没。韩春雨在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河北科技大学给予的科研环境是非常宽松的,很多人说我博士毕业的时候有过一篇不错的论文之后10年没有论文,正是河北科技大学宽松的环境才能容忍我这样。”作为科学家,能够邂逅理解自己、支持自己的大学,是非常幸运的。假如,换个地点,能否容忍一位副教授十年不发论文,还给独立实验室和较为充裕的科研经费?

  谁都知道,“科研成果与论”是高校评价系统中的硬杠杠,直接关乎一位教授的待遇、荣誉、地位,以及所能获得的科研资源。唯才是举,用科研成果说话,这本身没有问题,亦是国际通行规则,问题出在操作方式上。其中,量化考核到了什么职级、多长时间内要出多少成果、多少论文的地步,未免太僵化,与科研规律相背悖。以致一些人为职称而论文、为论文而论文,论文“含水量”可想而知。国家每年大量的科研经费投入,却因评价机制掣肘而影响产出质量,实在很可惜。屠呦呦之后,韩春雨再度揭示,一个容得下科研人员“十年磨一剑”的科研环境何其重要。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韩春雨与河北科技大学的故事昭示,教授与大学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一场双赢。大学为教授提供良好的软硬件环境——充裕的科研资源、宽容的学术氛围、体面的生活待遇,有利于教授静下心来搞科研,尽快出成果、出大成果;教授功成名就之后,以感恩的心回馈大学,大学因此成为最大赢家。比如韩春雨在接受采访时,对河北科技大学赞誉有加,还表示“会继续留在河北科大”。

  提及科研机制与学术环境,人们容易将责任泛化,在大背景、大环境上宏大叙事,从外部环境着眼、说事。河北科技大学的作为告诉我们,在理顺科研机制、重构学术环境上,大学并非不能为,而是可以为、有作为。随着简政放权改革的深入,高校也比过去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包括自主招生、人才评聘、学术评估、经费使用等。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于一年多前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见,顶层设计对大学内部治理创新持鼓励态度。大学应该抓住机遇,大胆创新,给教授更多学术自主权,而不仅仅把自主权用在招生上。

  韩春雨为科学界带来一场“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但愿各方都能从中获得应有启迪与滋润。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