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据报道,在实体经济疲软以及风险的层层传递下,银行在对政府融资平台以及央企、国企趋之若鹜的同时,却在或明或暗收紧民企、中小企业等群体贷款,“政府背景”再次成为信贷避风港。
这一景象俨然是国企超需求融资的又一个轮回,在2008年我国经济遭受次贷危机冲击并于2009年推出四万亿元刺激政策时,其时商业银行亦是将绝大多数信贷资源配置给具有“政府背景”的企业。
事实上,具有“政府背景”的企业,尽管资产规模相对较大、且享有较多的政策便利,但是,其实质性的运营效率、赢利能力及信用评估,却并不一定比中小民企强。否则,在上一轮四万亿元刺激政策之下,怎么会导致至今仍难以解决的巨额地方债务呢?而所谓“政府背景”企业之于“稳增长”的必要性,这一点我们固然有必要相对承认,但是,归根到底,无论是基础设施投资、还是民生保障类的投资,在经营权益性质、财政贴息等优惠政策锁定的前提下,整体仍然应遵循市场化路径,这是毫无疑问的。
那么,在上述两点进行辨析之后,国企之所以能够超需求融资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是商业银行针对国企信贷审核的软约束。
众所周知,在五大行自2003年起陆续IPO上市之后,商业银行的整体运营效率已经大幅提升,信贷流程更为全面,审核也更为严格。但有一点至今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那就是相对于民营企业,商业银行对具有“政府背景”企业的信贷审核依然存在软约束。
具体而言,近年来在实体经济持续疲软之下,一方面,商业银行对于中小民企的信贷审核益加严格,除了普遍性的固定资产抵押,更催生出民企与民企之间的互保、联保等,而且一旦发生贷款逾期,视逾期金额的大小和期限的长短,放贷员、支行分管行长、甚至分行行长亦须承担相应的责任、甚至处分。
但另一方面,对于具有“政府背景”的政府融资平台、央企和国企,绝大多数商业银行往往又会天然忽视甚至无视其风险,因为放贷给具有“政府背景”的企业,即使贷款逾期也能很顺利地进行滚转和展期,最终哪怕发生坏账,具体责任人也不会有任何道德风险,更能因“均为体制内”而大体不必承担相应责任。
故而,针对国企信贷审核的软约束,才是再次造成国企超需求融资的根源所在。而欲对此进行破解,很显然,除了应进一步强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外,更为重要的是,应持续加大商业银行的市场化改革力度,通过放宽民资进入银行业的门槛等,倒逼国资背景的商业银行提高风险意识,并逐步扭转针对国企信贷审核的种种限制。
霍建国:深化改革要把握好五个认识 2014-02-07 |
徐立凡:国企改革应像反腐一样动真格 2014-07-04 |
打破“信息孤岛” 让“黑名单”制度发力 2014-09-26 |
打破“信息孤岛” 让“黑名单”制度发力 2014-09-26 |
打破“信息孤岛” 让“黑名单”制度发力 2014-09-26 |
西北望:国企反腐力推深化改革 2015-02-09 |
李连发:融资难不仅是金融问题,更是体制机... 2015-03-13 |
谭浩俊:中概股回归要发挥制度效应 2016-01-04 |
信贷“井喷”只是一种特殊情形 2016-02-18 |
改变国企信贷审核的软约束惯性 2016-06-07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