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准考证谣言”为何每年都在传?
杨维兵
//www.workercn.cn2016-06-06来源: 中工网—《劳动午报》分享到: | 更多 |
高考前夕,甘肃、陕西、江苏、重庆、河南等全国很多地方的微博、微信、QQ群都在转发着一名叫“杨雷雷”的“考生”丢失了准考证的信息。这则信息上面考生的“姓名、考点、考场、座号、准考证号、联系方式”一应俱全,说得有模有样。结尾处还不忘来点煽情的“扩散,扩散,别耽误孩子高考。帮助他人手留余香!”之类的语句。殊不知,这条看起来非常逼真的信息却是一条十足的谣言。
从2012年开始,每年的高考季节,一些地方的论坛、社区、微博、微信等网络互动平台上就会“准时”出现这条“准考证谣言”,除了考生姓名和联系电话不同外,其余信息全部一样。虽然警方每年都在辟谣,但这则信息却如斩不断的野草,“春风吹又生”。
按理说,这则谣言警方和媒体已辟谣多次,应该没有生存空间才对,但为何一些地方的网络互动平台仍然每年都在传呢?只要认真分析就会发现,这则谣言的制造者和组织传播者抓住了“高考关注度高”、“准考证丢失学生和家长心急”、“大部分网民具有爱心和同情心”等特点,通过“全面撒网、守株待兔”的方式等待网络知识比较欠缺的网民“上钩”,然后进行电信诈骗。也许有人会说这么简单的骗局骗得了谁呢?事实上,虽然我国网民数量庞大,但并不是所有的网民都具有较高的网络素养和识别能力,很容易被这类看起来非常逼真的信息所蒙蔽。
在每年的高考季,教育、公安、网信等职能部门要密切联动,如果真有考生丢失了准考证,除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尽量不影响考生考试外,要及时通过官方微博、微信发布权威信息,充分利用新兴媒介的力量找回准考证。同时,还要依法打击涉考谣言,防止“准考证谣言”每年都在传。
编辑:周文
郑 重:“超级低俗屠夫”依法被拘是又一记... 2015-05-29 |
“借谣牟利”对社会的杀伤力不可低估 2015-06-11 |
“借谣牟利”对社会的杀伤力不可低估 2015-06-11 |
“借谣牟利”对社会的杀伤力不可低估 2015-06-11 |
事故面前,莫让谣言挡住真相 2015-08-18 |
我在我思:饭菜是家里的香 红包是“圈”里... 2016-02-16 |
饭菜是家里的香 红包是“圈”里的好 2016-02-16 |
“杨雷雷丢准考证”不能止于辟谣 2016-06-06 |
“杨雷雷准考证丢了”,谣言何以年年疯传 2016-06-06 |
不能放任“杨雷雷的准考证”式谣言 2016-06-07 |
关于中工网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