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假蟹”横行,什么失灵?
张海英
//www.workercn.cn2016-09-20来源: 中工网—《四川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今年阳澄湖官方的开湖捕蟹时间是9月23日,记者通过走访海鲜市场和搜索网购平台发现,这种假冒阳澄湖大闸蟹的销售渠道不在少数。有的商家明知道阳澄湖大闸蟹还没有上市,但是通过包装和佩戴假冒标签后,普通河蟹摇身一变成为“阳澄湖大闸蟹。”(9月19日《北京青年报》)

  对于网上公开销售“假蟹”现象,阳澄湖行业协会为何不进行投诉处理?对于各地海鲜市场的售假现象,各地质检、工商等打假部门为何不及时采取打假行动?笔者以为,这是管理、监管失灵的体现。之所以出现管理及监管失灵,主要原因是“假蟹”年年有,监管部门或许对此已经麻木了。

  从过去情况来看,很多行业的监管往往都是被动的,即有投诉监管者才会介入,大案大查,小案小查。如果没有接到投诉,就会认为“一切正常”。但很显然,被动式监管效果有限,从某种程度而言属于不积极作为。如果监管者能像记者一样深入市场暗访,积极查处,相信“假蟹”不会出现。当然,“假蟹”上市,还与需求侧有关。某些消费者明知开湖捕蟹时间未到,仍购买阳澄湖大闸蟹,要么是为了自己的面子,要么是认为吃蟹的人不懂真假。

  简言之,“假蟹”上市,不仅折射出技术打假失灵,也折射出渠道防假失灵,还暴露出管理、监管失灵。与“假蟹”类似的假冒食品应该还有不少,如何有效打假,既值得原产地有关方面思考,也值得各地监管者思考。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