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户通”实现百分百硬化、信访满意度百分百、公益雕塑安置百分百、安全生产“零事故”……据近期《半月谈》报道,一些地方安排事项流行事事“百分百完成”“百分百达标”,给基层带来很大困扰。
“百分百”是对事物完美、极致的追求,这种态度值得肯定,但如果事事都追求百分百,不能有一点点差错和瑕疵,甚至以此作为考核基层的标准,则需要慎重考虑。诚然,数字对于科学研究来说,更有论证力;对于工作成效来说,更具说服力;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更具雄辩力。但是,凡事苛求“百分百”,并不现实。
某种角度上说,“百分百”的要求是形式主义作祟。动不动就要求“百分百”,既没有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差异,也有简单粗暴“一刀切”之嫌。一方面,会打乱基层工作的正常节奏,原本关乎民生的迫切事务很有可能得为考核事项让路,一味追求“极致”“完美”难免让很多基层工作者“顾头不顾脚”,甚至“丢了西瓜捡芝麻”。另一方面,极容易导致弄虚作假、虚报乱报,导致一些人在表格里、数据上做文章。
客观而言,诸多事情都难以实现百分之百的完美。“百分百”背后展现的是一种片面思维,一种形式主义。我们要警惕一些戴着各种各样面具的形式主义,让工作回归实事求是。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涉及方方面面,基层工作者高负荷运转,对工作人员的考核应当充分考虑各种变量和实际困难,坚决不能让不切实际的“百分百”成为衡量工作人员能力和成绩的标准,成为基层的负担。
让基层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将主要精力用于服务人民群众,才是服务的正确姿势。比如,在安排事项、制定考核目标时避免过分追求“极致”“完美”等虚功;少搞一些“一刀切”,多一些因地制宜;把为基层减负工作落到实处等。
摒弃看起来很美的“百分百完成”“百分百达标”,真的很重要,也很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