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这样的演艺“繁荣”,实际上已经背离了艺术的范畴,沦为权力操弄的华彩乐章,与市场无关,与民众无关,遭遇寒流是迟早的事
据媒体报道,自去年8月国家多部门发出《关于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以来,中国的演出市场寒流袭来。那些靠政府买单和大型企业或团体包场,演出邀约多得接都接不过来的公司,业绩日渐惨淡,其中不乏多个“中”字头演出团体及大型交响乐团。而其身后,一批小演出公司轰然倒闭,老板们琢磨怎样转行。
演艺市场以往的“繁华”,很大程度上并非真实的市场表现,而更应该是一种伪需求、伪繁荣。搞一场演出动辄上百万、唱一首歌动辄数十万,果真是供求关系的真实呈现吗?当然不是,最后的买单者往往是公款。而这,才是催生这一市场畸形繁荣的幕后推手。据披露,最辉煌的时候,一场公款演出费用竟然达到800万元人民币,全部由地方政府和企业支付。
这样的演艺“繁荣”,实际上已经背离了艺术的范畴,沦为权力操弄的华彩乐章,与市场无关,与民众无关,遭遇寒流是迟早的事。
一方面,从中央到地方,转变作风、杜绝奢靡已经成为共识。在这种语境下,取之于民的公共财政,不能再在一幕幕华而不实的奢华演出中被随意靡费。相关的制度约束越来越细密,围绕权力编织的笼子也不再宽纵。一旦失去公款这一重要“奥援”,以往虚浮的肥皂泡立马就会被戳破。从这个意义上讲,“节俭令”看似针对演艺市场,实则是整个社会找回消费理性的具体表现。
原本只为怡情娱人的文艺演出,为什么一定要耗资巨大,甚至成为公共财政的沉重负担?地方政府和国企有什么权力随意支配公共财政?演出行情“水涨船高”的背后,究竟又存在着怎样的灰色利益链条?相信随着那些风雅面纱的褪去,一定会袒露出坚硬的现实。
另一方面,社会公众也需要真正接地气、贴民生的演艺市场。一直以来,那些动辄大制作、大投入、虚浮夸张的演艺活动,在浪费巨额公款的同时,也倒尽了民众的胃口。惟有挤掉泡沫,才能让演艺真正走向市场,服务民众。
依靠公款消费支撑起来的演艺繁荣,注定会被“雨打风吹去”。当然,这里边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自上而下对于公款消费的约束不能松绑。事实上,这样的担心一直存在,一旦公款消费有所松动,则类似演艺市场这样的畸形繁荣很可能会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