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报道称,自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发出“节俭令”以来,国内演出市场正面临寒冬:当年靠政府埋单和大型企业或团体包场,演出邀约多得接都接不过来的公司,开始在愁怎样保持演出量,一批小演出公司轰然倒闭。
所谓“节俭令”,指的是去年8月多部门联合发出的《关于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的通知》,明确提出不得使用财政资金举办营业性文艺晚会,不得使用财政资金高价请演艺人员,更不得使用国有企业资金高价捧“明星”。
“公款追星”之患,非但在于浪费纳税人的钱、显摆官员的“阔气”,纯属劳民伤财之举,而且极易从中滋生腐败,干扰演出市场正常秩序。据披露,《同一首歌》的演出费曾高达800万元,全部由地方政府和企业支付。这其中,难免会存在一些猫腻之举,以及出现政府部门向企业摊派等现象。政府部门、国企的狂热追星,难免也会推高演出市场的价格,令其背离大众的需求与承受能力。
就此而言,与其说国内演出市场面临寒冬,不如说是回归理性。“公款追星”被遏制,演出市场降温,等于挤出漂浮其上的厚厚一层泡沫。这有利于营造一个公平的演出市场环境,构建良性的市场竞争机制。以往不仅存在“公款追星”,还存在“公款捧星”等现象。例如,有地方政府花费公款“赞助”艺人上央视“星光大道”,还有政府部门发通知组织学生观看官员子女担任角色的影片。政府或国企成为演出公司的最大“金主”,权力之手必然随之进入国内演出市场,导致演出市场乱象频生,艺人难以凭借真正实力崭露头角。
市场才是演艺行业的真正试金石。借助权力之手、耗费财政资金制造的文艺演出盛况,只不过是一种虚假繁荣。这就像国内艺术团体自费到维也纳金色大厅镀金一样,哪怕组织再多人拼命鼓掌,充其量也不过是自娱自乐,既体现不出受欢迎程度,也无法反映其艺术水平。只有挤出水分,让抱权力大腿、吸纳税人血汗钱的演出机构、中介公司退场,有生命力的文艺组织、艺人才能真正脱颖而出。
事实也是如此,部分演出机构遭遇寒冬,并不意味着国内整个文艺演出市场进入萧条期。虽然政府性质的演出盛况不再,但有些从来就依赖于市场化生存的演出公司,市场份额不降反升。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和票房依然如往年一样平稳,可以说明这点。由此来看,国内演出市场并非遭遇寒冬,而是进入深度调整和洗牌阶段。特别是对于一些原本“不愁嫁”的国字号演出团体,更是加大力度进行转型的有利时机。面对当前市场环境,无论从价格还是运作方式,这些演出公司都应积极作出相应调整。
只有参与市场竞争,摆脱靠“公款包养”的命运,演艺市场才能走向真正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