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3日晚上,辽宁高考成绩揭晓,在本溪高中复读的考生刘丁宁考取666分。去年此时,她同样考取了668分的高分,是辽宁省的高考状元。原本已经成为香港大学全额奖学金学生的她却一举惊人:退学重回本溪市高级中学,为北大中文系梦想复读。今年,刘丁宁再一次勇夺全省文科状元。(6月24日《沈阳晚报》)
两年两夺“状元”桂冠,这在很多媒体和网友的眼里,无疑是其实力超群的证明,也是其“状元本色”的证明,因此对其赞赏有加。但是在笔者看来,“状元”复读绝对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不管是对于她个人还是教育资源,都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实际上这种“状元复读”的现象,并非个案。媒体报道,湖北荆州今年文科高考状元肖雅欣,在得知自己的高考分数之后第一时间发了一条微博,表示“考虑复读”。尽管后来肖雅欣表示自己当时只知道分数而不知道名次,所以才发了这条微博,但还是让广大网友“惊出一身冷汗”。可以想象,如果肖雅欣考了这样的高分但是名次却不佳而不能报考自己中意的大学的话,那么她也很有可能会选择复读。
除了刘丁宁和肖雅欣这两位“状元”,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考生在金榜题名之后选择了复读,原因也是多种多样,不一而足。虽然我们至今也不知道刘丁宁当初从香港大学退学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但是谁敢保证她今年升入北大就一定比去年就读港大更有前途?更别说有些复读生复读一年以后的高考成绩,反而还不如当年的分数高,这更是对时间成本和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虽然我们无法预测考生未来的前途,但是对于这些本已考取好成绩却仍选择复读的考生,他们所面临的各方面损失,却是很好计算的。比如经济和时间成本,复读一年除了要多花一年的学费、生活费之外,还会比那些进入大学的同龄人晚一年毕业,也就晚一年参加工作,晚一年挣钱;比如机会成本,现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千变万化,但总体的趋势是毕业越晚,就业形势就越紧张,工作可能就越难找。当然,以上说的只是考生个人的损失,其实,大量学生考上大学却选择复读,对教育资源也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考生高考分数上线,被大学录取,已经代表着中学教育的成功,也代表着之前国家和社会所付出的各种教育资源产生了效果,有了收获,现在考生明明可以进入大学却回到中学复读,这岂不是又要多耗费一年的教育资源?
说到底,大学只是给我们的人生提供了一个平台和可能,好大学好专业不代表就一定有好的未来。只要肯努力,肯付出,一般的大学和冷门的专业也同样可以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