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上官酒瑞:生命第一的分量与坚守
//www.workercn.cn2014-08-05来源: 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生命第一的观念得以普及、深入人心的过程,就是以人为本价值得以传播的过程,也是时代进步与社会文明发育成长的过程

  8月3日16时30分许,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境内遭遇了当地百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地震。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牵动着中南海,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明确作出指示,要求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努力减少人员伤亡,千方百计抢救被掩埋和受伤人员。

  灾情就是动员令,灾情就是冲锋号。中央和地方政府行动起来了,人民子弟兵行动起来了,内地与港澳红十字会行动起来了,各方面的志愿者行动起来了……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支援灾区,从不同的方向赶往灾区,都在与72小时的“黄金救援”时间赛跑。归结为一点,就是救人第一、生命第一。

  人的生命是可贵的,应当得到尊重、珍爱与保护;尤其是在灾难发生时,千方百计营救每个人的生命,想方设法守护每个人的安危,应当是首要的工作和第一位的任务。如果说现代社会的进步是通过价值形式充分展现出来的,这包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权利等,那么这些价值无不是以人的生命为前提,以人的生活为经纬,以人的发展为要义,其宗旨也就是敬畏和珍爱人的生命,肯定和尊重人的意义,服务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甚至可以说,生命第一的观念得以普及、深入人心的过程,就是以人为本价值得以传播的过程,也是时代进步与社会文明发育成长的过程。

  生命的分量既与每个家庭的幸福休戚相关,也与社会和谐、国家强胜密切关联在一起。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在《中国的人命》中曾写道:要等到人命贵于财富,人命贵于安乐,人命贵于名誉,人命贵于权贵,人命贵于一切时,中国才站得起来。曾几何时,中国人的命是“不值钱”的,社会也没有太多的力量去坚守生命至上的价值。改革开放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引下,虽然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以物为本”、“见物不见人”的不良倾向,人被当成了工具而非目的,违背了康德的道德律令。值得欣喜的是,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推动下,中国也正在并将持续经历着“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这就是:人的生命越来越有分量,生命第一越来越能够得到坚守,以人为本越来越能够成为社会共识。

  生命第一的分量与坚守,自然应当体现并落实至日常生活中,需要社会形成善待生命、热爱生命的制度和文化环境,需要每个人能够形成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和行动。但是,时间决定着生命,速度影响着生命,在天灾人祸的危机关头,对生命的坚守显得更加必要,也更加紧要。因此,在灾情发生的情况下,更需要全社会动员起来、行动起来,需要用爱心、用双手托起每一个鲜活的生命。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