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有学校举办“孝敬文化节”,让学生给父母下拜磕头,这种普及传统文化的方式感动了家长,说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同传统文化的价值,希望用传统文化来解决当下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的确,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特别是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东西值得我们吸收,比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等。
也因此,近些年,以弘扬传统为标榜的私塾、书院等社会教育机构也日益增多,受到公众欢迎。但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一些人或机构,在弘扬传统文化时喜欢一锅烩,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不加区分,将其当成包治百病的神药,全部予以传承和弘扬,引发了不少争议。比如安徽省六安市,在宣传二十四孝的公益广告中,选用了汉代郭巨“埋儿奉母”的故事;北京凤凰岭书院在开学典礼上,让学员通过跪拜老师“尊师重教”,等等。
实际上,无论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还是学习借鉴其他文化,多年来我们形成的一个共识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要经过科学的扬弃后才能为我所用。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或机构,在弘扬传统文化上喜欢一锅烩?
一来,可能在于这些人或机构,对传统文化一知半解,并不了解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只能不加选择地对待传统文化;二来,一些人或机构并不是真心喜欢或认同传统文化,他们不过是想赶上潮流,向借此获取名利而已。如此,他们仅仅热衷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形式,至于其是糟粕还是精华,自然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再者,一些人和机构,传统文化中一些不好的东西已经内化到他们的身心中,他们会不自觉将其延续下去。就像《霸王别姬》中的程蝶衣,习惯了师傅打骂的他,也以打骂来教育徒弟。
因此,不让传统文化频被一锅烩,既需要我们加强学习,不断加深自己的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也需要我们反躬自省,深入思考自己是不是已经中了传统文化糟粕的毒;更需要我们警醒,不能功利化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来谋取一些不当的名和利。特别是一些从事教育的人或机构,你们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绝不能因为你们的一锅烩传统文化,影响了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扬子晚报:背《老子》《论语》我们自信吗 2008-11-17 |
扬子晚报:背《老子》《论语》我们自信吗 2008-11-17 |
大众日报:“孔子彩票”并未亵渎文化经典 2010-02-03 |
大众日报:“孔子彩票”并未亵渎文化经典 2010-02-03 |
新华每日电讯:骈体作文受推崇缘于传统太寂寞 2010-06-30 |
南方日报:风水只是一种文化现象 2010-01-05 |
南方日报:风水只是一种文化现象 2010-01-05 |
周 正:孝子岂能靠“工程”培养 2011-11-01 |
陈 雪:多元社会更需要核心价值的共识 2014-02-21 |
“墨宝”传情 2008-1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