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洪观平:把握外贸发展提质增效“大逻辑”
//www.workercn.cn2015-02-16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中国外贸形势真有那么差吗?”这是今年首月进出口数据公布以后,很多人的疑问。

  确实,单从数据本身看,进出口罕见双双下降,“衰退性贸易顺差”创单月新高,让市场人士大呼意外也在情理之中。但就此得出“中国外贸跌落困境”的论断,显然站不住脚。

  业内普遍认为,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月度出口能保持在1800亿美元以上的,都不能称之为“差”。今年1月份,我国出口2002.58亿美元,虽同比下降3.3%,但仍在2000亿美元之上。应该说,仍处于正常范围之内。

  与出口相比,进口降幅之大远超市场预期。一般情况下,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会促使进口量增加,形成“量增价跌”的格局。但去年以来,国内需求持续疲弱,导致进口量下滑,最终形成1月份“量价齐跌”的局面。据统计,去年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直接拉低我国进口值增速3.3个百分点,未来仍不排除其价格波动对我国外贸产生较大影响的可能。

  此外,制造业分流、汇率变动及春节因素等,均会对1月外贸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以制造业为例,一方面因国内成本优势减弱,部分制造业转向更为廉价的东南亚国家,形成了“再转移”;另一方面,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将高端制造业搬回国内,形成了“逆转移”。双面夹击之下,中国制造业的压力不断加大,“中国制造业已势如累卵”的说法一度盛行坊间。事实上,30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让中国拥有了成熟而完备的产业体系,短时期内是无法替代的,这也为外贸新优势的培育赢得了宝贵时间。

  由此看来,今年外贸虽弱势开局,但后市大可不必悲观,单月份数据的变动,并不能真实反映经济运行的实际状况。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随着外部环境的回暖,今年外贸形势有望好于去年。

  当然,对于外贸形势的判断是个复杂的命题,不同维度下的解读往往会有不一样的结论。我们之所以仍不厌其烦地对其进行分析,其目的就是为了强化这样一个认识: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前,我们要学会准确把握外贸发展的“大逻辑”,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推动我国外贸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何谓“大逻辑”?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就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只有沿着这个大逻辑,才能准确把握经济走势、政策脉络和发展方向,才能沉着应对新挑战、抢抓发展新机遇。

  当前,我国外贸也进入了提质增效的新常态,进出口增速已连续3年低于国民经济增速。速度降下来了,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能降下来。准确把握大逻辑,就是要处理好适应中高速增长和防止外贸“失速”的关系,力求换挡不失速、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从国际市场看,中国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已达12.2%,中国出口商品中有170多种居全球市场份额第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之间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关系。未来,中国既要稳住外贸“量”的份额,更要提高“质”的分量,不仅要强化传统货物贸易的国际话语权,更要在越来越紧密的全球价值链中赢得尊重。

  准确把握大逻辑,还须更加积极地促进三个“平衡”,即内需与外需平衡、进口与出口平衡、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平衡。道理很简单,只有做到不失衡,才能为外贸调结构、转方式创造条件,才能让外贸可持续发展赢得主动。

  不为一城一池得失而扰,更不能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中国外贸发展须保持战略定力,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开拓出未来发展的新天地。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