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钱江晚报:从政协会场内外的“点名册”看制度建设
刘雪松
//www.workercn.cn2015-03-04来源: 钱江晚报
分享到:更多

  俞正声在全国政协报告中的一次点名,赢得了场内热烈的掌声。他说,本届政协撤销了令计划、苏荣等14人的全国政协委员资格,这警示要切实加强委员队伍建设,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总共14名被撤销的委员,其中被点到名的2位,恰恰是全国政协的副主席。这看似尴尬,却又充满着自信。它印证了政协新闻发布会上吕新华回应媒体关于大老虎时的“任性说”——在反腐面前,“没有不受查处的铁帽子王”。同时也表明,今天任何一个会议场所的签到本,未必都是平安着陆的保险名单,甚至和坐在台下还是台上的座位席次,没有任何关系。

  其实在会场之外,社会舆论也有一本“点名簿”。虽然前者是删除式的点名法,后者是找漏式的点名法,但舆论场上的点名,与政协报告中的点名,在诉求点上并没有丝毫差别。

  守在两会领证处与守在会场门口的记者,今天最感兴趣的可能不是谁来了,而是谁没到。这大概是更多人能够感受到的最尴尬的事情。

  政协会场内外的“点名册”,无疑是一年更比一年“透明”了。根据统计,仅去年一年,全国政协系统,包括令计划、苏荣两人在内,落马的省部级以上高官就有8人。这也是社会舆论将兴奋点集中到这次会议的“点名册”上的原因所在。

  这是反腐败斗争在法治还需要充分完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性,也是由此所带给社会的一种特殊心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政协系统去年落马高官的数量众多,就否定政协的工作,否定这支队伍。它反过来证明,政协不是腐败分子的藏身之地,也不是点名到会就意味着站上了平安着陆的平台。同时也表明,政协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必须进一步加强。

  没来的,未必有“动向”;到会的,未必都是“安全”的。这是常识。但眼下,媒体寻找蛛丝马迹的“笨办法”,依然是到会名册的点名法。消除这种尴尬的最好办法,一靠全党全社会的法治意识,二靠制度笼子的构建到位。

  法治有力了,笼子筑牢了,人们便不需要在一张点名册上揣摩;会场内外的互动,才会更自然,更实在。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