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李 杏:暮年人生的意义不是等待岁月流逝
//www.workercn.cn2015-05-27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25日晚8时左右,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琴台办事处辖区康乐园老年公寓的一幢宿舍发生火灾。截至26日下午,大火已造成38人死亡、4人轻伤、2人重伤,伤者已送医院救治,其中伤势最重的老人全身80%的面积被烧伤。

  据媒体报道,此次火灾发生在养老院中不能自理人员养老区,着火的房屋均为铁皮板房,这些铁皮屋墙体夹层多由泡沫板填充,俗称“铁皮泡沫屋”。目前,起火原因还有待官方的最终调查和确认,但是,惨烈的火灾现场,简陋的养老院设施,依然没有脱离生命危险的受伤老人,一场突发火灾所引发的舆论关注背后,是老年人生存处境的沉重话题。

  传统上,中国人习惯居家养老,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但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老人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将进入养老院这样的机构“养老”。在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当下,老年人的生活状态问题已经不容回避。

  养老院是否是老年人颐养天年的好去处?近年来,媒体曝光的各地养老院环境显然不容乐观。公立养老院资源缺乏的同时,很多民办养老院不是空间狭窄拥挤,就是缺少人手照顾老人,很多养老院甚至拒绝行动不便和失能老人入住。养老院存在的种种问题,可以找到财政困难、社会结构变化等直接或间接原因,但从根本上讲,是社会对老年人的认识出了问题。

  把老年人集中起来,过上一种统一照料的“集体”生活,这是目前大多数养老院设计模式。一日三餐加上床位,是养老院提供的基本服务,条件好一点的养老院,也许会配置些娱乐休闲设施,让老年人调剂一下生活。但大体而言,社会不再关心老年人有什么知识与技能,老年人的爱好雅兴也止于自娱自乐,老年人不会再被寄予什么希望,老年生活主题已经失去了丰富的选择和意义,唯有“休息”和继续老去。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长者意味着人生经验的积淀,是社会的宝贵财富,高寿本身就受到人们的尊敬,但在今天,这样的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乃至颠覆。身体不够硬朗,无法继续创造经济价值,或是在完成了带孙子的最后一项任务后,老年人便不再被家庭所需要,反而可能成为一种负担,影响到年轻人的工作与发展。这时,养老院就成了他们的最终去处。遗憾的是,一个功能被简化至“维持生活”的最低限度的养老场所,对老年人来说,未必是安度晚年的开始。

  人生步入老年,就会从家庭中被剥离与安置,接受名为社会福利与保障的待遇,却从此淡出社会生活,退出人生的舞台,在百无聊赖中消磨光阴——老成了一种早晚将至的巨大失败,让人生戛然而止。而暮年降临,消解掉人生价值与意义,不仅是老年人群体,更是所有人的生存之痛。

  一次突发事故可以暴露出养老院硬件和管理上的很多问题,但是,房屋可以修缮改造,安全隐患可以逐一排除,养老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却远不止让人老有所养这么简单。养老关乎的是人生的处境,晚年不是被拿来安放处置的废弃时光,无论在生命的什么阶段,人都应该获得尊重,找到生活的意义与存在感。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