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朱慧卿 漫画
被称为“史上最严禁烟令”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于6月1日施行,规定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包括幼儿园、中小学校、文物保护单位、体育场、儿童医院在内的室外区域也禁止吸烟。(详见本报今日A5版报道)
尽管有众多创意戒烟活动和控烟条例,但在控烟实践面前,公众依旧无法乐观。据统计,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烟草制品生产国和消费国,全国的吸烟人数超过3亿,超过7亿人经常接触二手烟,二手烟每年导致约10万人死亡。控烟究竟难在何处?行业体制的政企不分、烟草业的强大阻挠、财政收入对烟草的畸形依赖,以及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和控烟执法过于疲软等,都是摆在眼皮子底下的阻力。除了“看得见”的阻力,带毒的“烟草文化”以及不健康的生活理念等,则是“看不见”的、根深蒂固的阻力。
这种背景下,北京的“最严控烟令”能否打开一个突破口,进而成为控烟的样板,有待观察。新华网的调查显示,近半网民担心“最严控烟令”难以落实;而中新网的调查显示,超六成受访者不会劝阻吸烟。如果全民控烟战争打不响,靠执法人员管得过来吗?
要想事半功倍,必须抓好“关键少数”。事实一再证明,如何掐掉各级各部门“一把手”嘴里的香烟,是控烟的难点和重点。尽管早在201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领导干部带头在公共场所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但有的领导在办公室吸烟,谁又来出面制止?在大大小小的部门、单位,“一把手”就是“牛鼻子”,“最严控烟令”能否落实关键就在于此。
抓好“关键少数”,才能管好“关键环节”。国际控烟实践证明:提高烟草消费税和丑化香烟包装是控烟的成功经验。前不久烟草消费税上调了,但香烟包装依旧停留在“吸烟有害健康”等空洞的口号上面。最近北京鸟巢悬挂上了巨幅禁烟标志,大是够大的,但如果挂上骷髅头标志岂不更直观更好?控烟要“攻心为上”,铲除带毒的“烟草文化”,不妨把香烟包装丑到不能再丑、恶心到不能再恶心,这考验着政府控烟的决心。
控烟是一场全民战、持久战、宣传战。不过,越是强调控烟的全民性和长期性,就越要突出“关键少数”和“关键环节”的特殊作用。若眉毛胡子一把抓,只能事倍功半,最严控烟法规也就有沦为一纸空文的危险。
中青报:利用经济杠杆控烟并不完善 2008-12-17 |
中青报:利用经济杠杆控烟并不完善 2008-12-17 |
王传言:医治“禁烟令”需多元并举 2011-01-04 |
廖水南:方寸烟盒成为“博弈场”? 2011-07-25 |
包装警示 2011-07-25 |
吴佳佳:控烟要从娃娃抓起 2014-06-30 |
齐鲁晚报:烟草消费税是不是控烟的良药 2009-06-22 |
重税控烟,也要改专卖格局 2015-05-09 |
张贵峰:“以税控烟”恐怕只是一厢情愿 2015-05-13 |
齐鲁晚报:烟草消费税是不是控烟的良药 2009-0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