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这几天,四川凉山四年级彝族女孩木苦依五木的作文《泪》,在网上引起了广泛传播,被网友称为是“世界上最悲伤的小学作文”。一日间,各网络平台接到的网友捐款即超过92万。最新报道称,这篇文章并非木苦依五木写的原文,支教老师承认由其整理过。
虽然仅凭现有的事实,很难断定这篇作文就是“枪手所为”。即便如支教老师所说,自己并没有对文章的字词语句进行过任何修改,只是修改了行文格式和错别字,让孩子知道作文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然后让孩子照样抄写了一遍,也不能否认美化的事实。
在此之前,就有很多人认为自发式的感动具有流水性的特点,从而担心对“最悲伤作文”的感动,对大别山孩子的关注,不会持续多久。想不到一语成谶,这一“美化细节”的公开,已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观感,冲淡了人们的感情,甚至让一些人后悔感动来得早了一点。因为“美化细节”而影响感动的持续,这是多么的遗憾。
再正当的目的都必须以正当的方式实现,不造假不欺骗是不可僭越的底线。支教老师这一做法,是值得商榷的。如果有关环节的目的,是为了消费同情、吸引关注,甚至知假造假,更是不可以原谅。但我们还是认为,孩子是无辜的,感动是没有错的。即便有错,也是成年人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这一细节,而忽视了对大别山贫困孩子的关注。
有人讲,一事当前,先问真假,再断是非,再说利害,有时需要节制感动。如果指向的是公权,是对强势群体,这一原则自然不错。但如果是对弱势群体,对准的是我们心灵中最敏感最脆弱的部分,依然固执于这一原则,则显得有些无情。而且求证是需要时间的,如果我们一味求证真假,而不是倾听心灵的声音,有意压抑自己的情感,那么这种理性与无情恐怕只有一步之遥。这种理性的社会,不是我们想要的社会。
拿“最悲伤作文”来说,固然文章结构选材都很精妙,很有技巧的力量,但更重要的是文章字字血泪,蕴藏着催人泪下的悲伤力量。虽然大多数人没有那样的生活经历,但我们知道在平常的生活中,有一些人面对着坚硬的现实,他们甚至连基本的生存都没有解决。这些人是我们心中的痛,让他们过上美好生活,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面对这样的题材,要求所有人都讲“新闻专业主义”,先问真假再去感动,这难道不是苛求吗?而且,如果真要压抑几天,还会有感动吗?
求真可贵,感动价高。在很多时候,感动是我们面对复杂现实迎接美好未来所唯一能做的。如果我们失去了感动能力,那就只能面对生硬的现实。有人讲,万一感动错了怎么办?存在这样的可能。但反过来讲,即使感动错了,我们又有多大的损失?拿“最悲伤作文”来说,作文可能美化悲伤却是真实。不管如何,大别山都有困顿的孩子,这些孩子都需要我们帮助。因此而发生的感动,何错之有?
面对“最悲伤作文”,必须把悲伤和作文区分开来。即便“最悲伤作文”存在细节上的硬伤,但对“最悲伤作文”的感动永远没有错。这也是我们想讲的,永远不要吝啬也不要后悔自己的感动,在这个沉重的世界,我们并不缺少理性,缺少的只是感动。如果因为我们的感动,能够改变一群孩子的命运,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京华时报:正视体坛“道德沙尘暴” 2010-03-01 |
长江日报:思想的状况其来有自 2009-06-08 |
长江日报:思想的状况其来有自 2009-06-08 |
向“支教钉子户”致敬 2010-12-23 |
佟 彤:让我们的榜样永远像平民 2012-06-11 |
张玉胜:五百保安考上北大 2013-05-14 |
快评论 2013-06-14 |
晏 扬:“包山教女”本当是学校的责任 2014-04-25 |
北京晚报:诗歌不提气,别拿高考说事 2009-11-16 |
北京晚报:今年高考作文题的题外话 2010-0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