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专车改革如何勇闯“利益关”
——理性看待当前出租车改革的焦点问题
冯蕾 李慧
//www.workercn.cn2015-10-20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短期繁荣与长远发展的利益之思

  观大局,才能察大势。

  这是一项既要注重当前又要放眼长远的改革。

  今年年初,国内一家大型租车公司宣布,将引入超过6万自有车辆进军网络专车市场,并表示一年内的投入将超过25亿元,计划发展5000万用户。

  然而,通过“烧钱补贴”创造出来的规模扩张是短期繁荣还是一个长远态势?

  “广州有10多个网约车平台,车辆数量在3万多台辆,如果网约车数量超过传统出租车数量,可能会引发不稳定因素。”广州市副市长周亚伟说。

  在暨南大学刘文静教授看来,如果立法带来的后果是传统出租汽车行业的全面被挤压甚至崩溃,互联网公司就有可能用同样的方式挤垮绝大多数传统行业,迅速形成新的垄断,并最终掌握规则制定的实际权力。如果那一天真的来临,政府是否有足够的手段“适度”监管?

  “对于专车改革,我们应多一些专业和理性。”长期致力于城市规划研究的厦门大学教授王慧指出,对于出租车和网约车的数量及价格,建议相关政府部门运用智慧交通大数据,科学建构交通模型,以此作为解决问题的决策依据,减少主观和盲动。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是公共交通优先,低碳出行。因此,小汽车不管是私家车还是专车都不能成为城市交通主体,对它应有适度的发展的定位。

  “事实上,网约车的发展已经历了一段时间,该暴露的问题也暴露得差不多了。改革有了更多参考系,应更多地在汲取经验教训中朝前走。”广州市客运交通管理处处长苏奎说。网络约租车必然走向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道路,与巡游出租汽车构成一个公平互利的竞争环境,回归为社会提供个性化运输服务的良性轨道。

  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顾大松表示,共享经济的理念在大中城市普及,未来应通过网约车和公共交通无缝对接,整合巡游、预约、互联网巴士等一站式网络平台,改变居民机动化出行的方式,改变拥车的理念。一是要评估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在附则里面留有地方性法规的空间。二是要处理好新法与旧法的关系。三是科学把握网约车和出租车巡游揽客的关系,推动城市机动化出行的变革。

  网络预约出租车在全世界都是一个新生事物。

  在徐康明看来,两个文件使“专车”获得了合法身份,成为全球第一个全国性的专车监管法规,实际为“专车”正了名,“专车”合法化就是最大的利好,也为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10月17日晚上11点,交通运输部运输司办公室,出租汽车管理处处长王绣春和五位同事紧张地忙碌着。她们连续第六个周末在办公室度过。桌上,摆放着数百万字的出租车改革50余次座谈会纪要,以及各地反馈上来的数百份意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行业协会代表、出租车企业、专车平台企业、出租车驾驶员、专车驾驶员、乘客都参与了这场围绕一项改革政策史无前例的大讨论。

  改革,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触手可及,也从没像今天这样面临如此复杂的利益纠葛。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一项新的考验。改革需要更加科学务实、包容开放,真正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最前面,并最终求得最大公约数。

  (本报记者 冯蕾 李慧)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