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去编制化”如何为事业单位改革寻路
王聃
//www.workercn.cn2016-01-28来源: 济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高校、公立医院或不纳入编制管理?这个说法源自2016年1月15日在京举办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最新动态及热点问题高峰论坛”上相关部委官员的表态。该人士表示,今年将重点研究编制创新改革,特别是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对相关改革的影响。(1月26日《中国经济周刊》)

  尽管只是一次论坛上“有关人士”的表态,但回顾过往新闻,所谓高校、公立医院今后或将不再纳入编制管理的说辞,基本不算空穴来风。无论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还是北京市《关于创新事业单位管理加快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都曾提及相关事业单位改革事宜。

  关于一些事业单位编制化管理的弊端,我们其实已经反复地提及。长期存在且常常是稀缺资源的单位编制,一方面既造成了由编制而产生的巨大待遇差别,客观上构成了某种不公;另一方面,正因为编制是稀缺资源,所以在对编制内人员的招录考试中,就不可避免地衍生出了一些腐败,它触目惊心甚至令人匪夷所思。

  取消高校与公立医院等事业单位编制化管理,有利于解决养老保险改革中编内、编外人员的对待问题,也是事业单位“去行政化”的一部分。让高校与医院不再因编制有限而进人困难,让人才自由流动,当机构管理更多遵循市场的因素,随之衍生而出的就必然是腐败现象的渐消,是倒逼单位的管理体制发生正向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可以被预期。

  一个事业单位编制,你在这头,我在那头,中间相隔的是待遇和福利的巨大沟壑。如果说,此种怪现状的存在有着历史性的因素,那么时至今日,它已越来越不可持续,必须被改变。由此来对比,在高校和医院中“去编制化”管理,既是在为相关行业求得活力,更是在为整体的事业单位改革破题和寻路。我们真的太需要一个遵从常识、市场的高校和医院。恰缘于此,即便只是一场论坛上“有关人士”透露出来的信息,它已足够令人欣喜和遐想。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