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矛盾的苍蝇拍根本没“火药味”
赵查理
//www.workercn.cn2016-03-29来源: 红网
分享到:更多

  在广西南宁《向人民承诺——电视问政》直播现场,一名市民送给到场县委书记们的苍蝇拍,表达对“苍蝇式腐败”的愤怒,以及期盼官员能严惩腐败、以正风纪。再加上多名市民嘉宾当场激动抨击指责“盖公章收费2000元”“公务员上班炒股斗地主”等现象,此次电视问政被认为“火药味十足”。

  苍蝇拍被市民赋予了超过它本身能力的象征意义,异化成了这场电视问政中喧宾夺主的道具。

  南宁的电视问政,和其他地方的电视问政,并没有本质的不同,都是想通过电视政治秀,表达政府官员对民众负责的态度,希望民众能够认可和支持。最初,电视问政通过自揭家丑的方式,传递政府倾心社会治理的诚意,还能获得民众的围观和点赞。可是,问来问去,电视问政总是恰到好处地把问题局限于鸡毛蒜皮的小事上:不是上班时间玩游戏看电影喝酒,就是研究股市彩票风水;不是“扶贫羊”相继病死,就是廉租房被有车一族占用甚至买卖名额。处理这些事情并非没有意义,但只局限于这些小事情,必然留给民众应付公事的印象。也许,有的电视问政为了增加“火药味”,会出现一些看上去很激烈的场景,比如送苍蝇拍,让站在台上的官员尴尬一下。

  就像惊悚电影里的主角,官员在电视问政时总会面对突如其来的批评,可民众和官员均心知肚明的是,还要依靠他们举着苍蝇拍去打“苍蝇式腐败”,不能让他们下不了台。于是,所谓的“火药味”,更像是小骂大帮忙,是为了电视问政更逼真一些。双方默认的是,县里的一把手乃至主要领导,都是清白的,可这既不符合“小官大贪”的现实困境,也不符合恶猜公权的政治理论。

  我以为,电视问政不能走马观花止于表面,市民得亮出真正的“制度苍蝇拍”,比如利用人大代表对政府部门进行制约,双方都得保证这条路是畅通的。因为,县级人大代表是直选的,他们和选民的沟通交流又很方便,在县和乡镇的治理中,理应成为更加有效的“苍蝇拍”,通过法律赋予的权力,盯着包括一把手在内的所有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

  简言之,市民要想治理身边的“苍蝇式腐败”,就不能把“制度苍蝇拍”交出去,而应该留在自己手里,发现“苍蝇”,立即打死。基于此,市民将真正的苍蝇拍作为反腐道具交给官员,实际上是既想获得权利但又放弃责任,是矛盾的,毫无火药味。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