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高校改革,有浪花才有洋流
文峰
//www.workercn.cn2016-05-23来源: 长沙晚报
分享到:更多

  有人说他“就会吹牛”;有人说他“没有架子,真实”……昨天,现任贵州大学校长郑强再次以特殊的方式出现在舆论场的中央。新浪等媒体以“贵大校长称贡献大还有人不满,很孤独,你怎么看?”为题,向网民发起问卷调查。很多网友积极参与,人们言来语去,如过年般热闹。

  其实,早在浙大的时候,郑强就已经很火。彼时,他的演讲,几乎是座无虚席。这些演讲视频一上网,更会引起舆波泛泛。而在从浙大调到贵大任校长后,他依然“我行我素”。前段时间,他就因“空姐为什么要漂亮,为什么要是研究生”的言论走红网络。

  而从这次问卷调查的网友言论来看,“个性校长”和“争议校长”可谓高频词汇。它们成了贴在郑强胸前的标签。透过这个细节,我们也可知道,网友对老郑已经很熟悉了。

  当然,对于网友的言论,我个人存在一些不同看法。首先,我认为不应该把郑强当作“争议校长”看待,而应该将其视为话题人物。一个人往往没别人说得那么好,也没别人说得那么坏,这是客观常态。如果有人把你说得高大全,那可能是阿谀奉承;如果一个人对你求全责备,那可能是别有用心。而今,有人骂郑强,有人赞郑强,这不是争议,而更像是评价者个人好恶的折射。就目前来看,郑强治校并不存在违法违规的问题。他被人骂,是因为他为学校计,不近人情,所以也就无所谓争议。

  其次,我认为,有个性并不一定都是坏事。恰好相反,有个性有时候其实折射出某种不正常现象。很多年前,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魏中林曾直言:“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最大的毛病,就是千人一面。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像工厂制造的乒乓球,每个都一样,没有自己的特色。”这话曾引起过社会大讨论。可是在讨论中,我们的视野焦点似乎只对准了宏大的教育体制,眼睛只盯着学生。其实,高校中何止学生千人一面,老师、校长也几乎可以用千人一面形容。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如何指望学生各具特色?易中天那么火,郑强那么火,不正是因为他们和绝大多数同行不一样么?

  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作为校长的郑强被公众打量无可厚非,因为这是监督。不过,评价任何人都会存在很多标准。对待郑强,我们应坚持以工作的标准做出评价。在我看来,一份工作存在两个基本的标准:其一是态度,其二是能力。从目前来看,郑强不仅有态度而且有能力,他不是在混日子。“舞台上的人,总希望听到掌声”有错吗?没有错。至于他说话是什么样的方式,他坐姿是什么样的,那是个体自由。作为校长,作为教授,郑强并未给学生带来什么负面引导。

  这些年,一直有人说,中国高校的不少校长不像治学者更像为官者。此话虽然有失偏颇,但也确实存在反思的层面。高校去行政化已喊了很多年,可鲜有破局者。郑强的治校作风可谓“非主流”。对郑强的做法,有人说是独裁。可如果他真是独裁者,请问他得到了什么非法好处?相反,郑强说,这4年他感觉孤独,原因可能就在于做“最受大学生喜爱的校长”比做“愤青教授”更难。按照某些规则去思量,我倒为他捏把汗。这不,因为改变了原先的校园生态,他的退休同事就说“他是小品演员”。

  改革者一般会遇到阻力,因为改革是一场博弈,是动别人奶酪的事。改革如果风平浪静,那往往不是改革。从纵向看,改革成功需要浪花,需要形成“浪花身后是洋流”的状态。历史上很多革新,都是在一阵惊蛰春雷中开始。如果将郑强一类校长视为高校改革的浪花,这样的浪花越多,才有可能形成洋流。我们不能用淡水的指标去衡量浪花,要知道,话风是作风的影子,敢讲真话的人往往能干实事。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