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清华教师被骗千万,电信诈骗何时休?
刘晓宁
//www.workercn.cn2016-09-01来源: 长江网
分享到:更多

  昨日,一则由清华大学液晶大楼物业服务中心发布的“警情通报”热传。通报称,29日23点25分,中关村派出所110接报,海淀蓝旗营小区清华大学一老师,被冒充公检法电信诈骗1760万元。记者从警方获悉,清华教师被电信诈骗属实,警方已介入调查,正全力开展工作。(新华网8月31日)

  有关电信诈骗的新闻不断进入我们的视野,诈骗手段也层出不穷,相信几乎每个人都收到过类似中奖的短信或者电话,有的诈骗分子甚至可以清楚的说出我们的个人信息,更甚者能精确到家庭住址和工作单位,这不禁让我们心头一紧,在大数据时代下人们的一切信息都能在网络数据进行查询,既让人们感受到方便快捷的同时,也让大量的个人隐私曝光,受到多方面的困扰。

  电信诈骗日益猖獗,极大归责于其犯罪成本低,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能打出上千个电话,发出上万条短信,在这些数量巨大的人群中,难免有人会上当受骗。加之这种诈骗方式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犯罪分子为了躲避公安机关的抓捕,往往选择在境外作案,而这也确实增加了公安机关的执法成本。而侦破类似案件最困难的还在于技术方面,公安干警往往要通过一个没有身份注册的手机号为线索抓捕犯罪分子,难度可想而知。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电信诈骗的打击力度,用最先进的技术武装执法队伍,对犯罪分子不惜成本进行境外抓捕,让我们感受到了政府打击犯罪的决心,但是,由于电信诈骗的特殊性,我们还需要提高自己的警惕。总体来看,受害者的背景往往与年龄,学历,身份关系不大,甚至清华大学的老师也能成为受害者,因此,预防此类事件还需加强对它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尤其是在各种网站的注册环节,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隐私。金融电信等机构要主动承担起风险防控社会责任,依靠技术手段提升应用系统反诈骗能力,通过对消费者进行必要的教育,提高消费者防范诈骗能力。公安机关应当对这些可以接触到公民的个人信息的机构加强监管力度,坚决杜绝买卖公民个人资料的现象发生,对已经发生的,坚决对其进行打击。

  俗话说得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尽管诈骗案件仍在不断上演,但相信通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多措并举,定能还我们一个风清气正的生活环境,正如毛泽东主席曾说过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