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延迟到账却不能撤销转账,这个漏洞应该补
朱昌俊
//www.workercn.cn2017-09-14来源: 华西都市报
分享到:更多

        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一直层出不穷。去年年底,各大移动支付平台相继推出延迟到账服务,似乎为避免遭遇电信诈骗提供了一份“后悔药”。近日,有读者向媒体反映称,自己虽然已经选择了延迟到账,但依然未能避免被骗。记者体验发现,在一些支付平台,所谓延迟到账功能,并不能实现撤销交易,一旦被骗选择转账,钱款依然会进入对方账户,只是延迟一段时间而已。(北京青年报)

  延时到账,其目的就是为了给转账人设置“后悔期”,倘若在一定时间内发现问题,依然能够撤销转账以避免被骗。可到账是延时了,但却不能及时撤销转账,这无疑在实质上架空了“延时到账”的制度初衷。

  必须承认,在现有规定之下,移动支付平台未设置及时撤销的程序并不算违规,而更多是有打政策擦边球之嫌。去年9月相关部门发布的转账新规中,要求自当年的12月起,银行和支付机构提供转账服务应当向存款人提供实时到账、普通到账、次日到账等多种转账方式选择。但对于是否必须设置撤销转账的补救措施,在规定中,只是明确了“个人通过自助柜员机(含其他具有存取款功能的自助设备)转账”这一种类型,而对移动支付并未提出明确要求。就此来说,目前这种状况的出现,或可以说是从规定层面就埋下了隐患。

  而之所以未对移动支付明确作出“撤销转账”的要求,恐怕并非是管理部门的一时疏忽。一方面,移动支付平台毕竟不同于银行机构,能否及时撤销转账,或更涉及背后相关操作的权限问题;另一方面,其实不少人已经想到,那就是转账可以及时撤销,是否也会衍生出新的骗局?当这些问题没解决,支付平台有延时到账,却无撤销转账的功能,更像是一种折中的应付和妥协。

  但是否意味着这种做法就足够合理?答案显然不是。应该看到,随着网络支付的普及,对于骗局的防范,也理当把移动支付作为重点,任由不能撤销转账的漏洞存在,已然是对骗局的纵容。所以,延时转账的漏洞需要补,关键是怎么补。比如,相关部门和支付平台首先理当对这种漏洞采取正视的态度,从规定层面对支付平台也提出统一要求;其次,在相关操作权限的问题上,管理部门、银行与支付平台之间应建立起常规性的协作机制。再者,对于可能出现的骗局,也应该有对应的预防制度设计。

  “延迟到账”制度实施不到一年,支付平台未见“撤销转账”功能这一问题被提出,其实是来自现实的反馈,未尝不是制度完善的一次契机,关键是相关主体都应正视。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