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休息时,大部分时间就是玩手机,想看书要跑到图书馆去借。如今图书馆就在身边,想看书随手就可以借到,真方便。”8月18日,威海建设集团“威海市特殊教育学校迁建”项目工地上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一辆由大巴车改造的流动书车开进工地,为项目工地上的100余名农民工送来了精神“大餐”,这也标志着由威海市总工会、市图书馆共同开展的“馆藏图书进企业”活动正式启动。
虽然天气炎热,却丝毫抵挡不了大家对流动书车的热情,很多农民工都是首次接触这种“流动图书馆”,带着新鲜与好奇,大家纷纷上车体验。
开进威海建设集团项目工地的流动书车是威海市首辆进项目、进工地的“流动图书馆”,车内藏书包括工具类、文艺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专业类书籍共计2000余册,从流动服务车上借阅的图书,可在威海市图书馆、各城市书房和分馆通借通还,车内还配备了开放式书架、阅览桌椅等一整套自动化管理服务系统,并可实现就地办证服务。此外,车上的图书还将根据职工需求进行定期更换,为工地上的农民工真正带来“足不出户”的阅读快乐。
“这儿简直就是一个迷你图书馆,车上还配了空调、电脑,真是太贴心了,我已经借了几本书准备和孩子一块看。”农民工徐光敏兴致勃勃地向记者展示道。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新趋势,单一的实体书屋逐渐满足不了职工的需求。为此,威海市总工会深入企事业单位广泛调研,在摸清职工需求的基础上,先后采取了电子书屋、多媒体图书馆等新形式,方便职工阅读、促进职工学习。
为更好满足职工尤其是项目工地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威海市总工会联合威海市图书馆,采取“馆藏图书进企业、流动书车进工地”的方式,将优质书刊送到工地,让建筑工人闲暇时有书有报看,不仅使他们能充分享用到公共文化资源,又使公共文化资源能够发挥更大服务效能,实现互利双赢的效果。
“建筑工人常年在工地工作,很辛苦,有些项目离市区较远,工人们能去图书馆的机会不多,流动图书车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与项目部的职工书屋形成互补,一静一动,更好满足职工的阅读需求,这充分体现出工会‘娘家人’对职工的关爱。”威海建设集团工会干部安兆静感慨地说。
活动当天,威海市图书馆还与威海建设集团、威海水务集团、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经贸交流中心现场签订了“馆藏图书进企业”服务协议,定期将馆藏图书充实到企业职工书屋,使图书有效流转起来,让职工读到更多好书。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创新服务手段、扩大服务半径、提高服务质量,加强职工文化阵地建设,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不断推进职工文化和企业文化建设,为丰富‘精致城市、幸福威海’文化内涵贡献力量。”威海市总工会党组成员、经审会主任王庆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