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备受通缩风险困扰的欧洲央行于1月底宣布启动货币量化宽松,欧元应声急跌,欧洲主要股指大幅攀升,欧债收益率再度刷新纪录低位,投资者纷纷涌入欧洲债市。对欧洲央行而言,实行量宽虽迫不得已,但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于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目前很不确定。欧洲央行表示,如果以万亿欧元的规模仍无法提振经济,将继续加强量化宽松。
欧版量化宽松旨在扭转欧元区长期通胀低迷的局面,而欧元区超主权国家联盟的性质,决定了欧洲央行的国债购买计划在国债国别、资金分配和风险分担上,有着较为详细的限定。按照现行量化宽松政策的规划,约50%量宽资金将流入德国和法国,希腊和葡萄牙的欧元中长期国债则不在此轮量化宽松购买的范围之内。因此,从欧洲央行量化宽松中获益最大的国债市场将是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和比利时等,宽松对那些经济表现较差的欧元区国家来说,效果可能微乎其微。
从欧元区内部看,成员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可能减弱政策的执行力度。缺少统一的主权,意味着欧元区财政和货币政策不一致,也意味着经济政策的背后难免存在政治博弈。目前,欧版量化宽松的许多细节悬而未决,如何制订出各方都满意的计划以释放欧元流动性,可能还需要欧元区国家内部数个回合的交锋。德国一向对宽松不以为然,这次购债计划也遭到了德国央行行长的激烈批评;而希腊强烈反对紧缩的左翼胜选,无疑会加大博弈的激烈程度。
从货币政策层面来看,欧版量化宽松的效果还有待市场检验。通常来说,货币政策的效果与市场的心理预期有一定的关联。由于欧洲央行此前犹疑不定,就欧元区量化宽松的讨论持续数月之久,政策出台过程缓慢,削弱了量化宽松推出的效果。此外,欧版量化宽松推出之际,欧元利率比美联储开始实行量宽时的利率低很多,因此,欧版量化宽松产生的边际效果会差得多。最重要的是,欧元区当下面临的结构性疲软问题,是不可能单单依靠货币政策来解决的。
欧元区资本外流、欧元被视作融资货币,以及各国央行货币储备结构的调整,将继续对欧元形成下行压力。从危机之初救助重债国,到通缩风险逼近实行量化宽松,再到希腊债务重组谈判……欧洲内部的分歧和矛盾一直如影相随。说到底,欧元区的核心问题其实还在欧元区国家自己身上,量化宽松会为欧元区国家赢得一些时间,能否用好货币量化宽松换来的“喘息”之机实实在在调整结构,于欧元区来说还是一大挑战。
人民日报:应对货币供求失衡的举措 2010-05-12 |
明金维:爱尔兰有点冤 2010-11-24 |
石建勋:股市对美欧政府不买账 2011-08-09 |
陈 新:欧洲央行的“灭火”重担 2011-09-07 |
孙立坚:希腊债务违约之忧 2011-10-27 |
魏 亮:全球货币宽松越来越近了吗? 2011-11-10 |
刘洪钟:欧元强势难以持续 2013-02-08 |
经济日报:切实发挥中欧货币互换的作用 2013-10-16 |
张 明:多重视角看汇率变化 2014-10-13 |
深圳特区报:欧元“注水”会给金融市场带来... 2015-0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