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作为经济规模超过10万亿美元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要在全球顶尖层面的分工中拥有一席之地并切实维护本国核心利益,就必须锻造中国“金融资本力”。而从提升中国在全球金融业价值链获益程度的角度来说,中国亟须培育可与汇丰、高盛匹敌的超级金融资本。有了这些金融力量工具,才有可能利用其对全球金融定价和金融系统稳定的影响力有效维护国家利益
备受关注的银行业“混改”大戏近日正式启幕——交通银行日前发布公告称,该行深化改革方案经国务院批准,将在坚持国有控股的前提下,优化股权结构,探索引入民间资本,探索高管层和员工持股制度。另有媒体报道,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也将启动各自的“混改”方案,建行董事长日前已明确表示,计划引入大型民营企业入股。由于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预计此轮银行业“混改”将在中国银行业公司治理改革史上留下一记极具指标意义的烙印。
市场任务与机会清单繁多
中国银行业此轮改革有着深刻的国内外背景,如果说从1994年启动市场化改革到2001年迎来“入世”,再到2012年十八大开启全面深化改革这18年间,中国银行业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将自己打造成合格的市场竞争者。那么,随着2013年以来中国参与国际经济事务意愿与能力的显著提升,摆在中国银行业面前的战略使命陡然增加,市场任务与机会清单更是应接不暇。无论是人民币离岸中心尤其是人民币清算中心的全球化搭建,还是双边或多边自贸区的稳步推进,乃至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不断推出,以及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与跨境并购的跨越式发展,都为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提供了极为难得的时间窗口,亦赋予了前所未有的艰巨历史使命。
但是中国银行业迄今为止的国际化能力建设,与国家需要以及国际市场需求存在着巨大差距。截至2013年底,18家中资银行共在海外51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1127家海外分支机构,总资产1.2万亿美元,海外分支机构总和不及汇丰的海外分支机构数量,总资产也只相当于汇丰银行亚太区的资产。尽管最高决策层近年来通过高水准的首脑外交为中国银行业开拓了大量海外机会,但长期在国内市场“躺着数钱”的金融机构显然跟不上政府的步伐。去年密集推出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及服务于“一带一路”战略的丝路基金等中国版多边金融合作平台,在相当大程度上正在倒逼国内银行业尽快提升国际化能力。至于具有改写全球货币版图能力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不仅将持续提供人民币全球清算、跨境投资、境外个人人民币业务、人民币衍生工具发展、跨境人民币贷款等业务,更是倒逼中资银行适时推出更多适合国际市场需求的人民币资产和业务模式。
中国青年报:中石油“金融帝国梦”别成白日... 2010-06-12 |
石建勋:“占领华尔街”剑指金融寡头统治 2011-10-12 |
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须破“两重门” 2012-04-06 |
杨 宁:财政和金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 2013-01-05 |
余丰慧:阿里“信用卡”对银行冲击几何? 2013-03-20 |
余丰慧:定向降准资金去哪儿是大问题 2014-09-05 |
罗 宁:企业“走出去”还需主权财富基金保... 2014-09-24 |
证券时报:从贸易大国走向资本强国 2009-11-19 |
证券时报:从贸易大国走向资本强国 2009-11-19 |
中国网: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 2010-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