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陈甬沪:企业甘当“孵化器”值得点赞
//www.workercn.cn2015-07-01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方兴未艾。来自国家工商总局的信息表明,5月份全国平均每天新登记1.25万户投资创业者开办的企业,但“淘汰”率也不低,全国注吊销企业数同比增长65.6%。究其原因,准备不足有之、盲目从众有之、激烈竞争败阵有之,而其中创业志趣不明、创业知识缺乏、创业势单力薄现象不可忽视。

  要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引导固然重要,而企业扶持并把员工创业创新教育放到应有的地位,并且为员工创业创新提供实践载体,更不失为一种创举。

  企业教育是创业创新走向成功的基石。从近3年创业群体主干来看,在企业就业一段时间再出来创业的占六七成。从这批主力军的教育经历来看,本科以上又占大多数。据分析,受过高等教育的创业者因为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又有企业经营的“耳濡目染”,阅历与经历的丰富,使创业意愿更成熟,创业触角更宽泛,计划也更完善。

  无论是第一、第二还是第三产业,企业天然地承担着培训“大熔炉”的功能。从近年上海市创业新秀选拔来看,经过企业培训的创业者往往能“高人一筹”,而优胜者创业项目也不局限于传统行业。比如某创业者以汽车知识作为创业支撑点,通过“4S”店之间的比价,依据消费者年龄、职业、用途、个人爱好等差异性,为消费者量身定做,又延伸售后维修保养服务项目,让创业之路越走越广阔。

  同时,专业教育是企业获取更多创业创新商业机会的过程。企业如何从教育培训中发现有创业创新潜质的人才,应成为当今企业转型发展中的一种战略。如今一些企业纷纷设立创业中心,允许员工“在岗”创业、支持员工科研创新,不仅出钱资助搞科研,而且还无偿提供机器设备等充当“模拟实习”,既当导师、又当参谋,还做保姆,为创业创新者甘当孵化器。

  企业的教育培养和支持员工创业创新之举,以合同契约明确各自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既是员工又是创业者,同命运共呼吸,其创业创新不仅让企业转型驱动有了更多的机会,也为企业留住人才、做大做强找到了新的试验田,更为双赢、多赢乃至共赢夯实了基础。员工的创业、创新成果汇聚的那一天,也是企业分享教育培训红利之时。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