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堂吉伟德:“互联网+”现代农业应先解决思维问题
//www.workercn.cn2015-09-16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14日在北京市调研“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大力推进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应用,为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在“互联网+”行动的庞大体系工程中,农业显然属于重点和难点。一方面源于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另一方面源于其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作用。若是没有农业的现代化,也就难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然而相比于工业、服务业等其他产业,农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更大的挑战,具体体现在:主要农产品价格顶到“天花板”,农业生产成本的“地板”刚性抬升,农业生产补贴和价格补贴逼近约束“黄线”,资源环境亮起“红灯”,同时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互联网时代,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之路,就必然离不开触网,否则就难以改变时下农业发展的弱势状况,更难以做到后来居上。再加上农业的基础薄弱,从业人员的整体素相对较低,因而“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形势更为严峻,任务更为艰巨,尤其需要解决诸多基础性问题,除了“宽带中国”等硬件项目的建设,培育互联网意识,让互联网手段真正融入到农业现代化中,才能最终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农业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互联网+”行动的实施,也首先要让每个人都具有互联网意识,否则一切工具化的存在,都会沦为摆设,再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再快捷的网络速度,都无以发挥作用。在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项目中,当前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加什么”和“怎么加”的模式和渠道。这方面,安徽给出的答案是,实施了农业物联网工程、农业部大田生产物联网试验区工程、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行动、农业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程,初步形成了大田生产物联网省级平台体系框架,建成了一批农业物联网示范县、示范点。

  然而不难看出,这些样本和经验还仅是“盆景”层次,离大面积的普及形成“风景”还有很大的差距,如何让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成了“互联网+”现代农业必须破除的障碍。为此,就必须做到:一是要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集约化,让农业在既有的基础上实现质的提升,也能让互联网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要实行以工补农的方式,通过工业化的组织和实施,在政策上给予更多的倾斜,特别是要帮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解决人才、技术和资金上的不足,让其有实现“互联网+”的基础;三是要大力营造支持农业的良好氛围,鼓励和支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四是要开展大面积的宣传教育的培训,并通过样本示范等方式,培养新型农民,培育互联网思维。

  没有人的“互联网+”,就没有物的“互联网+”。“互联网+”现代农业应先解决思维问题,这其间包括几个层次,一是各级政府首先要明确责任,提高认识,在提升互联网思维的基础上,才能让政策措施跟进;二是产业大户和农民企业家,应当成为带头者并发挥示范的作用;三是通过公司加农户,技术帮助,农民学校等方式,提高农业从业者的互联网意识,在素质整体提升的基础上,实现“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各项措施落实。(堂吉伟德)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