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经济-正文
“人人当保民”理想如何照进现实
符慕欣
//www.workercn.cn2016-08-19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2016中国保险业发展年会昨天召开,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作主旨报告。五年前高调“挤入”保险业的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主旨演讲中提出,“全民炒股不正常,人人当保民才健康”,新技术革命创新,应该让保险回归保障的本质,保险的使命就是给人以安全感。

  按照西方国家的说法,股票市场是一个合法的“赌场”,保险市场则是为自然人和社会法人提供的商业安全保障。这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市场业态,马云所说的“全民炒股不正常,人人当保民才健康”,形象地说明了两个市场和两种商业行为的根本区别。

  在中国,“人人当保民”目前还只是商业保险市场的理想,理想能不能尽快照进现实,答案并不轻松。据保监会主席项俊波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恢复和重构商业保险市场以来,2012年至2015年是国内保险业发展最快的时期,年保费收入从1.6万亿元增长到2.4万亿元,行业利润从441亿元增长到2824亿元,保险业总资产从7.4万亿元增加到12.4万亿元。这样的增长速度,在全球保险业界很可能绝无仅有。再看市场规模,最近三年间,中国保险业相继超过德国、法国、英国,从全球第六递进至第三,今年有望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此外,若论保险产品的覆盖范围和丰富程度,中国都可与美欧国家比肩。

  如此跨越式发展,既得益于人口基数的因素,也得益于自然人和社会法人安全观念的不断更新。项主席在昨天的主旨报告中,没有披露国内自然人参保总人数和社会法人参保总数量。如果有这两个数字,分别除以国内总人口数和社会法人总数,可得出国内自然人参保率和社会法人参保率数据。这两个数据参保率很重要,它反映的是一国保险市场的成熟度,以及保险所提供的安全保障覆盖面的大小。

  如果在今年年底,中国如愿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但若论保险的内在质地、受益面和覆盖程度,中国仍然无法与日本相提并论,因为中国有13.7亿人口,日本的人口不过1亿出头。说到底,发达国家的保民以大多数中低收入人群为主,因为他们更需要购买保险应对人生之不测;而中国的保民以少数中高收入人群为主。保民以哪一种收入人群为主,这是涉及保险业质地的关键性指标。

  与发达国家保险业数百年耕耘积累的底蕴相比,国内保险业前三年虽然迎来了首轮爆发式增长,但发展粗放、误导欺诈、失信失范现象并不鲜见。同时,近两年互联网保险获得快速发展,如果传统保险业存在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如果这些问题也被复制到互联网保险之中,只会造成更严重的失信失范危机。对此,传统保险业、互联网保险和监管部门都要高度警惕,从加强自律、强化监管“一盘棋”的角度,有效防范和解决发展粗放、失信失范等突出问题。

  再有,在监管与发展脱节的情形下,保险业全牌照经营(保险公司可同时从事证券、银行、信托、资金监管等全部金融业务)又进一步加剧保险资金在金融圈内部封闭循环,对实体经济有害无益的金融杠杆不断加高,金融风险持续放大,累及整个金融行业和其他行业。至今仍呈胶着状态的宝能恶意收购万科股权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风险案例”。

  发达国家的保险业,经历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成长烦恼”,才发展到今天的成熟水平。反观中国,“人人当保民”的理想能否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得到实现,就要看我们能否用比发达国家更短的时间,大力加强商业诚信和社会诚信建设,扫除“失信”这个妨碍保险业包括互联网保险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