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上最早控制新冠肺炎疫情并启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中国在常态化防控下所采取的每一项措施,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都引发世界关注。受疫情影响,中国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但从主要经济指标走势看,中国经济复苏的步伐正在加快,刚刚过去的4月,虽然依然还存在各种挑战,但总体发展趋势延续了3月份以来的改善势头,主要指标呈现积极变化。复苏的四月为世界复工复产交出了一份精彩的“中国考卷”。
复工复产质量稳步提升。在中央和地方的各类优惠政策帮助扶持下,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逐渐好转。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由3月份的下降1.1%转为增长3.9%。4月,制造业同比增长5.0%。汽车、专用设备、仪器仪表、电气机械、金属制品、通用设备行业均由负转正,增速在5.8%—14.3%之间;计算机电子、铁路船舶航空航天业分别增长11.8%、5.7%,增速连续两个月加快。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10.5%,增速较上月加快1.6个百分点。新兴产品中,新材料和电子产品增速延续了高速增长态势。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4.5%,降幅比3月份收窄4.6个百分点。4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1%,比3月份上升0.3个百分点。这些增长数据都集中说明中国经济的潜力正在稳步释放,中国经济的动力正在逐渐增强,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蓄势上扬。同时,也说明我们在前期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是正确的,效果是明显的。接下来要继续在复工复产上下功夫,再加一把劲,再努一把力,推动中国经济重回正轨。
就业质量水平稳步提升。无论是复工复产也好,推动经济复苏也罢,终归到底要促进人民群众的就业,要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在经济发展受到前所未有挑战的关键时刻,稳定就业就是一剂强心针,就是一个压舱石。1—4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54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少增105万人。虽然在就业总量上依然没有达到过去正常水平,但也呈现出了积极变化,据国家统计局快速调查显示,城镇在职未就业人群比例,从3月份的18.3%下降至3.5%。这反映出就业质量、就业水平是在提升的。更为关键是今年的就业形势更严峻,就业压力更大,在推进贫困群众就业的同时,还要做好874万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保障问题,能够在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恢复阶段基本保障就业稳定,这本身就是一个进步。要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升就业的质量和水平。
消费拉动实现稳中向好。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中国经济的潜力究竟如何,中国经济的韧性度究竟怎样,消费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总体看,虽然4月份的消费并未出现人们所预期所谓“报复式”增长,但也出现了一些稳中向好的势头。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降幅比3月份收窄了8.3个点,在限额以上单位18个商品零售类值中,10类商品实现同比增长或持平,有16类商品比3月份好转。汽车类商品销售明显改善。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与上年同月基本持平,而3月份为同比下降18.1%。4月份汽车销售量同比增长4.4%,环比增长43.5%。假日消费加快恢复,市场活力有所增强。“五一”期间,全国市场活跃、人气回升,消费市场加快恢复。尤其是在扩内需战略的推动下,在各种消费券的刺激带动下,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日趋好转,消费动力会更加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