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今 语:萤火虫唤不回乡愁
//www.workercn.cn2014-06-26来源: 郑州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为了留住萤光,留住乡愁,更好地引导公众文明赏萤,6月12日,在中山陵园管理局、现代快报、守望萤火虫研究中心三方努力下,中国首个萤火虫自然保护区——南京紫金山萤火虫保护区正式设立。(6月16 日《现代快报》)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一书,向全社会提出了一个尖锐的环境保护问题:春天来了,没有蜜蜂嗡嗡作响,因此花朵没有得到授粉,空中没有乌鸦、麻雀的合唱,夜晚自然也没有萤光,在被生命抛弃的田野、树林和沼泽之上,春天静悄悄地来临。不用说,这都是环境被污染被破坏的结果。蕾切尔·卡逊说:如果不从现在开始就保护环境的话,那么迟早人类有一天将不得不面对上述的景象。

  可以说,自然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主要力量。许多时候,人类对待自然界,对待植物、动物的想法都是功用的、偏狭的。譬如,世界上有无数种昆虫,而其中只有极其有限的几种因为对人类有利而被加以保护并促使其繁殖,其余剩下的那绝大多数都被当作是害虫或者可以随时杀死的可有可无的东西。自然赋予生命以多样性,然而人们却热衷于减少它甚至于毁灭它。从环境伦理及人生存的角度讲,这是人类在作践、坑害自身。

  萤火虫发的光是一种语言,是自然的语言,生命的语言,过去这种语言几乎存活于每一个地方,可现在已难觅它们的踪影。它们无声无息地消失了,消失于人的贪欲,消失于种种以发展为名的毁坏性建设中。从根本上说,萤火虫引起的乡愁是环境的愁苦与疼痛。小小的萤火虫自然保护区只能给人们带来一些可怜的心灵慰藉,它挡不住人继续破坏环境的肆意所为,它只是一种被动性的语言,一种存在于这个发光体上的意识,提醒人们珍惜与自己有着平等权利的生命,不要持续不断地作恶于自然,消灭那些像萤火虫一样的有灵性的精灵。

  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上讲,人类不要只想着征服自然,不切实际地去改造自然。人只是整个自然生命链条中的一个链条,需要与其他生命长久共存。萤火虫是什么?孩子的玩伴,人的某种精神寄托,它所代表的是优质的生态环境。萤火虫唤起的乡愁是什么?就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家门口的小溪,夏夜一闪一闪的光明。人类的自私所导致的结果很严重,当环境灾难降临时,人类是跑不掉的,是要倒大霉的,甚至可以说,就是当人类自我毁灭后,自然界却也可以随时复原,它不需要人类关照,它有自身命定的恩惠。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