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金 磊:新药接地气 当心两误区
//www.workercn.cn2014-08-08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市场需求是创新研发第一要素,让两者始终有效对接,才能真正解决临床问题

  国家卫计委在8月7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我国新药研发取得显著成果,这很可喜。但是,不能忽略的另一个现实是,国产创新药真正长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面临资金、审批、推广等诸多难题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太接地气。

  某种意义上说,存在“断链”状态:做研究的在学校里,做生产的在工厂里,科研与生产是分隔的。搞研究的整天都忙于发表文章,做化合物就是为了一纸论文,而不是想办法把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不接地气、不以需求为导向,闭门造车搞新药创新,成果“困”在实验室里出不来。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两层皮”,自然无法走入寻常百姓家。

  临床需求是新药创新导航仪。市场需求是创新研发第一要素,让两者始终有效对接,才能真正解决临床问题。

  以生长激素为例,身材矮小的孩子能不能治疗,不是经济问题,而是能不能够长期坚持。所以,长效化就是需求,在效果相当的前提下,每周注射一次,就比每天一次有市场。研发者应当以此为方向开展研究。

  创新接地气,也要避免一些误区:

  容易贴地太近。创新就是领先,但并非是越抢先越好。贴地太近,只想着满足患者的需求,容易超越科研现实水平,脱离企业经济实力,反而搞不出创新成果。按说,口服药品用药最方便,安全性最好,但是,以某些药品为例,无法直接做口服剂型,只能是从冻干粉剂做到水剂针剂。非得要做口服,可能是10—20年后的事了。

  容易被地气迷了眼。一旦接上地气,发现每块地都有诱人的花朵。什么新药都想做都能做,看着一山比一山高,研发遍地开花。不能否认,我国药企规模偏小,无法与跨国药企相抗衡,只能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把指头握成拳头,不能各个方向平均使力。不能做专,就无法做精,因不分重点而造成创新之钟停摆,让人平添的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