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李 杏:伤亡数据应该“脱敏”
//www.workercn.cn2014-08-08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截至昨日19时,云南鲁甸地震已致615人死亡,3143人受伤。比前日公布的数字又有上升。8月6日,云南省民政厅公布死亡人数为589人,一夜陡增179人的急遽变化,引起舆论关注。

  为何震后第四天遇难者人数会突然大幅增加?对这一焦点疑问的回答与解释马上就见诸各媒体和网页,相关专家纷纷给出了详尽的说明。官方的回应也非常迅速,云南省副省长尹建业连夜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地震重灾区龙头山镇的道路、电力、通讯中断,随着道路陆续打通,又发现新的遇难人员,而余震不断,加之雨季降水影响,次生灾害十分严重,容易造成新的伤亡。

  遇难者人数不断增加,这肯定是人们都不愿意看到的,但冷静下来看,这样的结果也并不意外。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统计地震中的伤亡人数确实存在困难,随着救援的推进,以及受地质和天气的影响,伤亡人数的变化会表现出某些规律性特征,而遇难者人数的增加恐怕也是可以预见的发展方向。

  作为反映灾情的重要信息,伤亡人数不是秘密,官方及时公布最权威、准确的数据应该是常识。然而,鲁甸地震发生以来,诸如“6.5级地震何以造成重大伤亡”就成了一个小专题,而一夜之间陡增179名遇难者的消息让这个议题达到了高潮。官方格外积极的针对性解释,固然可以视为重视舆论,但略显紧张的气氛却也似乎照应了某种敏感。

  出于对生命的尊重,公众特别关心地震中伤亡人数的变化很自然。对此,官方却有着极为敏感的舆情应对意识,每每在第一时间就早有所备,似乎想赶在舆论“发难”之前就“先发制人”,以积极的姿态和扎实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其效果固然可圈可点,但总归有种急于解释澄清的匆忙节奏。

  应当指出的是,这种微妙的敏感反应确有其现实背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包括自然灾害在内的突发事故伤亡人数,一直都承载着来自舆论和政治的双重压力,表现在对相关职能部门乃至整个地方救援不力、预防工作不到位的指责与问责。而一些少报、瞒报死亡人数的案例,以及在某些地区与行业内甚至形成的私了潜规则,让死亡数据信息蒙上人为操控的阴影,催生并延续了一种错误认识和印象,即灾害事故死亡人数是个敏感数据,必须“小心谨慎”处理。

  事实上,自然灾害的伤亡状况不仅充当着灾后救治和抚恤援助的重要依据,本质上也是客观现实,即对真相的描述。真相的呈现肯定没有任何“修饰”的合法空间,而有关方面在公布真相时也不应当有不必要的压力,务必实事求是,以“脱敏”的心态客观面对数据。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