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政府监管很重要,但政府监管不可能做到一对一、人盯人的盯防。如果我们有更完备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制度,就能武装更多人的头脑,发动生产者以及社会大众,让人人都是安全员
近来,非矿山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去年的青岛“11·22”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今年晋济高速 “3·1”特别重大道路交通危化品燃爆事故、江苏昆山“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均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不少人突然觉得,原本集中在煤矿、铁矿的安全生产事故,如今在城市频繁出现,安全生产风险仿佛一夜之间从遥远矿山“空降”到自己身边。特别是昆山事故发生之后,许多人头一次知道,原本以为只会危害健康的粉尘,也有爆炸危险。一时间,惊慌情绪蔓延,网上甚至流传“在煤气灶旁抖面粉袋会引发爆炸”的传言,直至媒体辟谣才平息。
这其实是一种错觉。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油气管道等一向与煤矿并列,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危行业。粉尘更是重大安全隐患,在煤矿,粉尘已被列入四大杀手之一,安全生产法规条例规定,凡是产生粉尘的作业点,必须加装除尘设备。去年以来,在多年整治与市场低谷的双重作用下,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大幅减少,其他高危行业的事故率就凸显出来。
一叶知秋,非矿山类事故量的提高,提示我们安全生产形势出现了重大变化。经济进入转型期,资源能源类的消耗强度将不断减弱,相应的生产强度也相对减小;而承载更多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物流运输等行业的发展将会加快,生产活力增加、安全隐患增多,人员、财产更集中的城市、乡村将面临空前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行业的生产并非矿山那样封闭式进行,而具备极强的开放性,且往往在人口密集区域。普通人如你我他,在某一次路过时都有可能与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擦身而过。较之遥远矿山,城乡的安全生产事故更能吸引民众关注并导致不安情绪。
安全形势的变化,迫切需要安全生产工作模式作出相应调整。从政府监管角度看,以往以煤矿、铁矿等资源类生产为主的监管力量分配,应当开始向城乡倾斜。更为重要的是,要尽快改变只监管设备投入、人员投入的老办法,转而重技术投入、技能投入,让每一名生产者、甚至每一名围观者都能掌握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能够辨识风险、主动消除风险、抵制不安全的生产活动。
政府监管很重要,但政府监管永远不可能做到一对一、人盯人的盯防。如果我们有更完备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制度,就能武装更多人的头脑,发动生产者、社会大众,让人人都是“安全员”。
在现有的安全责任体系中,对生产者进行危险告知和安全技能培训的责任方是企业,一旦企业经营者不落实主体责任,从业人员就等于赤膊走上枪林弹雨的危险阵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者对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政府应当顺势而为,一方面强化监督企业落实安全培训责任,对罔顾劳动者生命的“黑工厂”“血汗工厂”坚决打击、决不手软,另一方面应当增开渠道,加强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宣传,动员生产者主动学、主动用。
安全生产不是仅靠企业落实、政府监管就能抓好的事情,也需要你我他的积极主动参与。随着劳动力供需形势的变化,我国用工规范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每次事故,都应是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教育的契机,让警钟真正在每个人心里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