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俞 夫: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百姓甘苦
//www.workercn.cn2014-12-09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努力办百姓关心的实事,让人民切身感受到生活越来越好的改变,才能让党和国家的事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

  我们搞改革、促发展,到底是为了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把百姓生活难点作为改革切入点”。总书记的话,讲到了百姓的心坎上,对党和政府增强服务为民意识,摆正工作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首次与媒体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践行党的宗旨的新阐释,也是党中央对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更好为人民谋福祉提出的新要求。只有始终不忘初心,把解决百姓生活难点作为推动改革的切入点,始终把服务人民当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当作努力的方向,才能激流勇进,推动改革攻坚克难。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国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但是,这是否意味着人民的生活已经没有难点了、已经到达终点了?干部可以飘飘然了,不用再考虑人民群众的生活了?这是值得很多党员干部深思的重大问题。

  其实,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没有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尽管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已是天翻地覆,但并不表明人民群众的生活没有困难。从全国来看,仍有2亿群众没有脱贫,即使在城市当中,困难群众数量仍有不少。住房难、看病难、出行难、就业难等问题,依然困扰着各地的城市居民,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这些问题,显然都值得各级政府部门重视。

  “把百姓生活难点作为改革切入点”,对一些地方来讲,是一种非常及时的提醒。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地方狠抓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一个“为了谁”的根本问题。一些地方在当地发展中,把经济发展的数据看得很重,大搞脱离群众生活的面子工程,却忽略了这些工程能给当地居民带来哪些利好;一些地方甚至为了发展而无视群众的根本利益,大搞强制拆迁,引发恶性事件,影响当地和谐稳定。

  这些只见面子光鲜而不见人的举动,都是有违科学发展精神的。推进改革事业,让社会发展更加健康,总书记强调“百姓生活难点”,无疑对这些行为敲响了警钟,提出了及时的纠偏提醒。

  “把百姓生活难点作为改革切入点”,需要更加重视各地群众的生活,使施政重点更有意识地向民生方向倾斜。各地群众所期盼的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每一个方面都是难点,都值得各地下大力气去推动。这既是改革方向的指引,也是执政为民的最好体现。

  冬季到来,年关临近,越要注意困难群体的生活难点,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蛋、奶、米、面等基本生活用品价格上涨,对困难群体而言都是很明显的压力。及时深入基层访贫问苦,帮助他们度过寒冬,帮助他们减轻各种生活压力,就是摆在当前的重要而急迫的工作。

  岁末年终,总结一年来的工作,谋划新一年的工作要点,把群众的“生活难点”作为重点,努力办百姓关心的实事,让人民切身感受到生活越来越好的改变,才能让党和国家的事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鼎力支持,汇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把为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而奋斗,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才能推动中国经济爬坡上坎,迎来新的更大发展。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