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数九寒冬,关注街头流浪者的话题再度升温。近日,一幕不甚和谐的景象触动着人们的神经:广州越秀区江湾大酒店面对珠江边的一段骑楼下,自上月底安装水管定时喷水,附近的近20名露宿者已被迫离开。城管、物管证实,安装喷头喷水确为驱赶露宿者而设,并称这是为了美化市容,之前用过柔性办法,没有效果,不得已为之。
喷水逐人的“创意”,与一些地方对待露宿者的花样,如天桥下砌水泥锥、火车站石凳旁立栅栏、空地中间围铁丝网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其挡箭牌又是“美化市容”。
简单粗暴的一刀切,换不来城市之美。诚然,露宿者聚集街头有碍观瞻,也容易带来扰民问题和安全隐患,可总不能撂下不管啊。不由分说将露宿者驱逐了之,城市表面上看是干净了,内里却失了人道与温情。流浪者同城市其他群体一样,平等地享受城市的公共资源,加之处于贫困、伤残、疾病等弱势地位,他们的权利理应被尊重,他们的诉求值得被正视,他们的困难更需被关注。近些年,我国对流浪群体的政策由强制性“收容”变为自愿性“救助”,其深意正在于此。去年施行的《社会救助暂行办法》还规定:“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应当告知其向救助管理机构求助。”驱逐露宿者明显与法治思维背道而驰。
过去,城市管理者与流浪者每每发生摩擦,公共舆论往往一边倒地谴责,而城市管理者也是满腹苦衷,多以“已尽最大努力”、“管了,没用”之类的话为自己开脱。此次事件也不例外。据城管回应,他们曾以柔性手段告知、劝导露宿者,还送上棉被等生活用品,希望露宿者投向附近救助站,但均未成功,采取喷水的办法实属无奈。
如此看来,包容、善待露宿者的道理,他们不懂吗?救助站的兜底作用,他们不清楚吗?其实也未必。只是说起来轻巧,做起来拧巴罢了。老办法不管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不管不行、管又难管,陷入了恶性循环。跳出管制思维的确不容易,更难的是找到行之有效的办法。
露宿街头者,各有各的难处:有的无家可归,有的务工不着,有的寻亲不遇,有的被偷被骗,有的身患重病……如果不是孤助无援,谁愿意放着好好的家不回,选择风餐露宿?此次事件中的部分露宿者是附近街区的独居群体,平时以拾荒和打散工为生,收入微薄,支付不起高额房租。不难想见,没有一个长久栖居之所,等他们出了救助站,还可能继续流浪。
救助露宿者,救助站只是最后一道防线,不妨再进一步,做得更细致、更周到、更人性化一些。关注露宿者的不同需求,查明原因、对症下药,在合情合理合法的基础上,给予更深层次的帮扶,才能从源头上减少流浪乞讨现象。政府也别老唱独角戏,应发动更多民间力量共同参与,释放更多民间关怀。
城市再小,也不能没有露宿者的容身之地。别再让一顿热饭、一件新衣、一张温暖的床成为他们遥不可及的梦想。
输得起,还要输得明白 2010-06-02 |
人民日报:全球天然气过剩? 2009-11-20 |
上调贫困线莫怕不好看 2011-03-04 |
救助农民工要靠铁栅栏 2012-12-25 |
尤德瓦:2013选秀的孤独质子 2013-08-27 |
半 夏:音乐家的心灵史 2014-07-10 |
杭州:讨薪女工遭暴力凌辱 2010-03-19 |
讨薪民工生殖器被割断4/5 店主等涉案者... 2010-03-19 |
南方日报:国家盛 体育兴 民魄强 2009-10-01 |
抄袭现象——没有想不到,只有不知道 2009-0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