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戎国强:“广州式排队”说明什么
//www.workercn.cn2015-03-25来源: 钱江晚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广州岑村公交总站市民排队上78路公交的照片在网上热转,被网友赞誉为“广州式排队乘车”。《广州日报》记者前往岑村总站采访时看到,等候78路车的乘客队伍超过100米,在站内整整齐齐地绕了一个圈,没有一人插队。

  为什么叫“广州式排队”而不是“中国式排队”?仔细看照片,跟我们平常所熟悉的排队还真有点不一样。首先,看不到一般公交车站不可缺少的“标配”:铁栅栏。铁栅栏一般都有一人高,甚至比人还高一点,这样就不容易加塞。这是一种强制的秩序。至少三十年前,杭州也使用铁栅栏。铁栅栏的缺点是容易生锈。后来大概是投入公用设施的经费多了,铁栅栏升级了,改用不锈钢栅栏。栅栏是变漂亮了,但是,有栅栏才有秩序的“规律”没有变。人被置于栅栏中,不是一件有面子的事情。

  没有栅栏就没有秩序,就要插队,“加塞”,就要引起争抢。在医院排队挂号、取药,在火车站排队买票,若不是有人维持秩序,有容易出现插队,“加塞”。有人在你前面插队,说还是不说?说了引起争吵、争执,甚至动手,一想到这里,就告诉自己“忍一忍吧”。我们被告知已经进入后现代社会了,但我们还是未能免于原始恐惧。

  出现争抢,至少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资源不足,不能满足需求;二是资源分配不均,或者不透明,容易引起恐慌,有恐慌就有争抢。一旦“不足——恐慌——争抢”成为一种习惯性思维,就很难改变,即使并不存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争抢也会出现。但“广州式排队”却是个反例。广州78路公交车起点站出现100多米长的队伍,可见车辆不能满足需要,但乘客还是那么有耐心地排队,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他们是怎么解决资源不足与恐慌之间的问题的?排队时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可惜报道很简单,没有提供这方面的答案。

  “广州式排队”还有一个特点,排队者之间,前后都保持一定距离。不像我们所常见的排队那样,人和人挨得很紧,有的几乎是前胸贴着别人的后背。贴得紧,有一个好处,别人要插队比较困难,但是,它有一个看不见的坏处:破坏或泯灭了人对心理空间的需求。对个人心理空间的需求,是人对安全、独立、隐私等各种需求的综合,心理空间需要物理空间来保障。当然,在不同的环境里,人的心理空间的大小会有相应的变化。笼统地说,注意不侵入他人的心理空间,既是一种自尊,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很多人在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有过这样的观察或经历:当你在街上遇到一个老外,他或她可能远远地就放慢脚步,让你从他面前走过后他再继续向前走,以免两人身体过近或发生接触。他的“礼让”,是他自己的需求;宁可慢一点,也不愿意别人进入他的个人空间。在满足自己需求时不打扰他人,这就是——自由。

  没有个人心理空间需求的人,也不会理解、尊重他人的心理空间;人和人之间身体距离过近,没有足够的心理空间,会产生无名的烦躁,言语、行为都容易失控,发生人际冲突的可能性就增加了。“广州式排队”显然能减少这种冲突的发生。做到这一点,真的很好。

  广州是中国的一部分(废话),什么时候,“广州式排队”扩大成为“中国式排队”?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