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5月2日刊发图文《这些地方风景虽好,开会可别去!》,提醒各级机关事业单位一律不得到名单中的21个风景名胜区召开会议。纪检部门选择在旅游旺季发布这一信息,显示出对会议腐败的重视,也是对党政干部的善意提醒。其实,八项规定早就原则性明确要精简会议活动。所以,千万别误解封杀“景区会”的提醒,这绝不是说在这21个景区之外,就可以想开会就开会。特别是要注意,作风建设重在举一反三,自觉践行,不能总靠上面来提点、警示。
不准到景区去开会,不是什么新规。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此前曾明确,党政机关会议不得在12个风景名胜区举行,这次只是进一步扩大了范围,更具有代表性,也符合人们心目中对旅游胜地的一般理解。真有必要在景区开的会,本来就很少。开会是为了布置工作,各单位都有自己的会议室,实在坐不下,就近也有各种大会堂可供挑选。一些人员分布距离较远的会议,在信息时代也完全可以借助技术手段。只要把问题说清楚、任务落实下去,会议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有什么必要兴师动众跑到景区开会呢?封杀“景区会”,与遏制“三公”消费一脉相承。2013年中国会议蓝皮书显示,近三年来使用公款举办的政府会议和事业单位会议比例不断减少。2013年,上市景区中,峨眉山、黄山、张家界武陵源、桂林漓江等收入下降。在倡俭治奢背景下,不少“涉公”行业面临转型,景区看来也不例外。
不开“景区会”,不仅省下了很多会议费用,更重要的是划清公私界限,有力整顿会风,推动开短会、讲短话的务实风气。不跑景区、少开长会,干部就可以把精力用到一线去,放到解决实际问题上去。中央领导在这方面多有垂范,每到地方考察开会时,总把地点推到一线基层去,往往就在村前田头,与群众和基层干部唠家常,倾听一线实情。
然而,在中央大力倡导改会风的背景下,还需要列出如此具体21个景区为会议禁区,也足以说明一些部门和干部仍然我行我素,热衷于开景区会,把开会和旅游混为一谈,冒着中央对“开会游”的三令五申,巧立名目借开会之名行游玩之实,为假公济私大开方便之门。近期各省市通报的违反八项规定案例,不少就是借到景区开会搞“傍会游”、“借壳游”、“顺便游”。
对于这种“不拨不动、拨了还要赖一下”的心态,既要提醒,更得敲打。就其性质而言,是作风建设还没有入耳入脑,甚至是阳奉阴违、消极对抗。福州市近日也公布了一个案例。该市晋安区卫计局从下属某卫生院借用一辆救护车,改装为公务用车。中央颁布八项规定以来,该局仍继续使用该车,并存在公车私用现象。这充分说明,作风问题经常还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叫停了到景区去开会,是不是还会有其他替代品应运而生?中纪委网站上就曾经指出的“一些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培训中心豪华气派,成为奢靡享乐的场所;一些地方打着培训、教育的旗号,建培训中心、豪华会所,买景区别墅,躲在里面大吃大喝。”八项规定要不留死角,既得靠纪检部门勤打扫,也依赖于党员干部自身常拂拭。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改进作风要做到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能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用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影响活动健康发展。要采取有效措施,举一反三,防止和避免活动走形变味、做成夹生饭。”正因为作风建设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要始终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就更需要着力解决面上的普遍性问题,把作风教育融入到党员干部工作的方方面面。领导干部的行为无论大事小事,必须始终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取舍,在做人做事上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要是凡事都得请教纪委,或者等待上面的提醒,说明作风已经出了问题。
贡万军:监督会风不能只靠网友爆 2012-12-10 |
黄国胜:芜湖处理五星酒店开会有包庇和纵容 2012-12-10 |
齐鲁晚报:总书记吃自助,有些人该脸红 2012-12-13 |
郝 洪:从源头着手遏制“奢侈冲动” 2012-12-14 |
山西晚报:“厦门开会”实为突击花钱典型 2013-01-07 |
舒圣祥:“一年开1068个会”,可以“砍... 2013-02-21 |
郭绵山:风景区开会禁令就是要抓细 2014-09-30 |
丁永勋:景区开会禁令,“治标”之策也不可少 2014-09-30 |
景区成开会“禁区”,让人心里不再堵 2015-05-04 |
公共假期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 2015-0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