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近日通报称,6月1日全省共追踪到中东呼吸综合征密切接触者67人,全部采取集中方式隔离观察,暂无人出现不适,但目前尚有乘坐永东巴士的乘客10人没有取得联系,将继续加强密切接触者的搜寻和隔离观察。
从非典到禽流感、埃博拉再到中东呼吸综合征,近些年新型呼吸性传染疾病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出现,考验着人类应对突发疾病的综合能力。由于这些疾病尚未形成有效的医治对策,隔离往往成为避免疫情扩散和应对疾病的一个重要环节,被防疫部门和机构所普遍采纳。
隔离的益处对社会群体而言显而易见,然而,对个体尤其是对密切接触者而言,有时就必须面对要不要主动站出来承认是疫情患者接触者的艰难选择。其中,有人可能没注意到自己曾经和疫情携带者擦身而过,而处在失联状态中。也有不少人因为这样或那样的主观因素,如对隔离和疫情的恐惧感,而不愿站出来。
将心比心地说,面对疫情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安全感,但在现代医学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对隔离的恐惧更多是主观因素作祟。因隔离恐惧而选择失联,更可能使更多人处于潜在危险。
面对高传染性新型疾病,速度可能就是效率。但茫茫人海,要迅速找到每个密切接触者的难度很大,因此隔离能否有效实施,不仅仅需要医疗防疫部门的努力,也离不开每个个体的配合与支持,需要人们以更多共同体意识对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责。消除不必要的隔离恐惧感,防疫部门既要保障隔离者避免进一步的交叉传染,也应当以医疗专业知识来回应普遍存在于人们心中的困惑。同时,社会也不要因为某个人曾经被隔离过,就拒之千里或唯恐躲避不及,而应当对勇敢从失联状态中站出来的人给予更多的尊重。如果能够形成这样的共识、营造出这样的氛围,人们就可以更好地携手共同面对疾病,在面对更多新的疾病疫情时,我们就会有更强大的应对能力。
张维为:向诺委会主席提三个人权问题 2010-10-29 |
王石川:断裂的社会共识需要弥合 2011-04-12 |
张传文:拉登之后,美国会遏制中国吗? 2011-05-09 |
烨 泉:中国社会需要共识 2012-08-28 |
王兆雷:以法治涵养网络“正能量” 2012-12-25 |
吴 锋:锻造网络信息保护的“法律之盾” 2012-12-26 |
声音 2012-12-27 |
魏 勇:政治家要能超越共识推进改革 2013-11-26 |
叶小文:说说两岸文化融合 2013-12-05 |
画出最大的同心圆 2015-0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