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大可不必对代报志愿服务走俏感到奇怪,更无须为高额的咨询费用不平。只是需要提醒有关部门,必须加大对此类机构的监管力度
今年是北京实行考后知分填志愿的第一年,诸多考试新政愁煞了陪同赶考的父母们。记者近日走访多家在京高考志愿咨询机构,发现今年报名咨询者较以往更火爆,即使机构要价5万元,家长们仍趋之若鹜,甚至“一位难求”(6月7日《北京青年报》)。
有网友对此评论,这真是一个奇葩的事情。奇在何处?我想,主要是不理解为什么会出现所谓的代报志愿服务,又是哪些家长会成为此项服务的拥趸?因为,在一般人的眼里,愿意花费数万元去接受这么一项服务,确实有点不可理喻。
但如果换位思考一下,我倒觉得代报志愿服务走俏也不是什么坏事。一方面,随着社会分工的逐渐精细化,以前很少出现甚至想象不到的事物逐渐成为现实,有其必然性。以前的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大都是听听班主任的意见,根本就不会想得那么多。另一方面,也可以说代报志愿服务是顺应了社会的需求,填补了社会服务领域的空白,有着独特的价值。
但说实在的,这项服务也就是一项普通的信息咨询服务,专业人士利用其掌握的信息和经验向咨询者提供专业性意见。但从这项服务的走俏也可以看出,考生和家长愿意掏这么大的一笔款项,其真正的动因是焦虑情绪。如何填报志愿,考生和家长所知不多,经验全无,只能求助于“专家”,尽管那些所谓的“专家”也不一定名副其实。
焦虑来自于哪里?首先,是招生政策的捉摸不定,考生和家长往往无所适从。考试新政年年有,如果不是一直关注此间变化的专业人士,是很难完全弄得懂其中奥秘的。咨询机构的长处就在于他们有专业人士撑腰,他们长期从事招生工作,熟悉招生的各项政策和规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他们对最新的政策变化极为敏感,掌握信息极为全面,再加上现代化的大数据服务,所得出的结论自然具有权威性。
其次,高等教育的优质资源还较为稀少,让考生和家长望眼欲穿。谁都想上一所知名的高校,进一个理想的专业,但优质资源有限,僧多粥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尽管今年的高考录取率将达到75%左右,高考早已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要上一所理想的高校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的高校名头不错,但教学水平低下,学生学不到什么真本事,也就是混张文凭。考生和家长求助于专业机构,其目的就是想减少盲目性,能够学到真才实学。
另外一个考虑,是想进入一所恰如其分的学校,让高考分数的价值最大化。谁都知道学生十年寒窗苦读,如果因为填报志愿失误而影响录取,既对不起学生付出的努力,也有可能对学生产生很大的打击,甚至直接影响其前途。在自己无法把握的情况下,寻求他人的帮助就成为首选。代报志愿服务的专业机构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
再次,不少考生和家长相信,专业机构还是有特殊能量的。代报机构的自我宣传中就有类似的内容,像与招生人员进行“内部沟通”这样的说法虽然没有成为书面的文字,但还是极具诱惑力的。“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有时候进与不进、行与不行也就是分毫之差,结果却是大相径庭。考生和家长是宁可信其有的,因此掏点钱也就心甘情愿。这种焦虑的心态,普遍存在于除了学霸与学渣之外的大多数考生及其家长心中。
因此,大可不必对代报志愿服务走俏感到奇怪,更无须为高额的咨询费用不平。只是需要提醒有关部门,必须加大对此类机构的监管力度,防止其夸大宣传,无序竞争,甚至打着“内部沟通”的名义暗中交易,为高招腐败推波助澜。
刘道彩:那些“会走的钞票”被骗,向谁去喊冤 2012-03-01 |
韩 叙:“高考经济”不能太离谱 2012-06-07 |
蒋丽娟:海外游学,火热背后亟须行业规范 2012-08-01 |
声音 2012-10-26 |
管理处处皆学问 2013-06-07 |
朱 磊:“高考经济”不该这么火 2013-06-09 |
评论图说:招生“李鬼” 2013-07-02 |
招生“李鬼” 2013-07-02 |
今日之声 2014-06-18 |
高考作弊为何堵不住? 2014-0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