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昨天本报有三条消息十分引人关注:南京市公安局“车驾管服务进派出所”业务正式启动,市民可在我市9个区的16家派出所办理车驾管业务;全市161个居住证受理点在6月15日前全部建设完成,今年年内将完成流动人口居住证申领和换发工作,实现居住证制作发放常态化;当日起,市民可持原社会保障卡至各区、街道人社卡服务网点换领市民卡,该卡除用于识别个人身份外,还广泛应用于社会保障、金融、公交地铁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医疗就诊、园林、图书、餐饮、超市、公共自行车等多个领域。
这三条消息之所以引人关注,在于人们对便捷生活的不断追求。过去,居民在办理一些日常事务时,由于办事网点少,不得不跑远路、排长队,劳力费心不说,经常为办一件小事,也要耗去半天时间。所以有居民戏称:千里之外商品易得,百里之内事情难办。不可否认,近年来,许多办事机构一直在不断挖潜,想出各种招数来缩短办事时间,提供优质服务,但苦于僧多粥少,依然是做事的喊苦,跑路的喊冤。办事难,也就衍生出花钱办事就不难的营生。
曾有专家建议,大城市应该设立多个中心,这样可以减少居民的无谓奔波,减轻交通压力,降低污染,降低办事成本。他甚至建议居民可以通过房屋置换的方式,达到就近上班的目的。这个办法可行不可行不好说,单是工程之浩大,就很难实现。其实,所谓中心单一,其实就是办事机构相对单一,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程序外,将办事机构网点化,也就做到了大城市办事的“多中心”。
过去因为技术上的障碍,许多事情很难通过增加网点提升便捷程度,现在有了互联网技术,过去的那些障碍几乎不存在了。比如车驾业务,换证、刷卡缴纳罚款等,因为车辆以及驾驶员信息无法与非交管部门联通共享,加上涉及法规等问题,所以即便有满腔的便民热忱,也难心想事成。现在互联网广泛覆盖,利用互联网的各种技术也不断升级、愈加成熟,应该说,为居民办事提供更加方便的举措已相对不再难。
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在不断提升居民方便程度上,是否还有“心想事成”的热忱。有了这份热忱,我们就总能在互联互通上找到办法。一批地铁开通后,市民大感生活便捷的同时存有小遗憾:地铁前后的“最后一公里”依然不方便。于是,我市的河西等地有了公共自行车,可以异地取还,河西居民拍手称便。可是,由于主城区没有公共自行车网点,同样面临“最后一公里”的不便,于是,我市近期又宣布今年在主城区将设置350个公共自行车网点,分四大类同步推进。主城区市民也愁眉舒展。
打造魅力城市是一个综合工程,魅力城市首先要宜居,而宜居绝不仅仅在于风景宜人,治安良好,还在于生活舒适,心情舒畅。要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居民心情舒畅,就要变“办一事进百门”为“进一门办百事”,就要变“办事像长征”为“办事如串门”,就要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居民生活越来越便捷。
中工时评:公共资源使用首先要算便民账 2009-05-18 |
劳动话题:“新市民”基本是虚名 2010-01-05 |
广州日报:600万流动人口意味着什么 2009-07-08 |
罗哲文:文化遗产是另一片大自然 2010-09-30 |
广州日报:600万流动人口意味着什么 2009-07-08 |
出站口应为便民服务 2011-01-10 |
看到差距 2011-07-12 |
高 路:自由迁徙,难点在哪 2013-03-08 |
刘 晓:留下长久惠民的“青奥遗产” 2014-06-27 |
公共资源使用首先要算便民账 2009-0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