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司马童:鼓浪屿为何深陷“千街一律”的迷失
//www.workercn.cn2015-08-25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鼓浪屿向来以宁静与优雅著称。然而,如今各式各样的商业装饰和广告纷至沓来,不断侵占着街巷空间,也侵蚀了原本精美的沿街建筑立面,影响了旅行者对琴岛街巷的印象,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馆”的鼓浪屿也似乎逐渐“迷失”。(8月24日《海西晨报》)

  福建媒体对于鼓浪屿发展现状的“亮疵”,其实也较为典型地揭示了各地风情街“千街一律”的忧思。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一项网上调查显示,78.5%的受访者会把当地风情街当做旅游时必游的一站,而58.3%的受访者则直言这些风情街的商业化程度太高,并有62.0%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各地的风情街“长得都一样”。

  “鼓浪屿之瑕”凸显“风情街之忧”。这当中,风情街的风情式微或迷失,似可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像鼓浪屿那样有着历史底蕴的风情街,店家们在装修店铺时争奇斗“艳”、各显神通,各种过分夸张和无序装饰的店招、广告、雨棚等,严重影响了商业街的建筑立面,使之变得面目全非、本色皆掩;二是那种近些年各地简单模仿、批量复制的旅游“风情街”:建筑统一,牌匾统一,甚至是店铺货架以及所售商品也都大同小异、“千篇一律”。

  旅游并不排斥购物,风情街自然也有着购物街的必要属性。可问题是,过于专注和突出了一条风情街商业味,乃至使充满文化印记的街巷建筑立面,变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令原本最珍贵的历史风貌被抹杀殆尽,就会让众多慕名而来的国内外游客大感失望,也纷纷失去了重游一次的兴趣和欲望。而相比之下,那些新开发的“风情街”,若是徒具“风情”之街名,鲜有“风情”之亮点,或是一圈逛下,不过是个“人有我有”的商业街复制品,又何从普遍激发游客们打开钱包的购物热情?

  “记得住乡愁”,才能让城镇建设不再千篇一律。两年前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就已指出,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同样道理,旅游开发中,无论是古镇、古村和古街,抑或是体现历史文脉活态传承的风情街建设,都应摒弃一蹴而就的简单复制思维,而要有别于人,尽可能地致力于展现自身文化底蕴独特魅力的“深耕细作”。换言之,没有差异,就没有特点;没有特点,又如何让人深深迷恋与惦记?

  对于广大游客来说,逛风情街其实也是逛景区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既然说“旅游不走回头路”,“风情街”又岂能商味太浓或面目相似。有专家就说,同样是促销旅游商品,“风情街”的商品,就要按照景区的特点来组织和展示,店铺的建筑、牌匾、装饰和销售商品应各具特点与特色,在一些悠久文化街区,更应从细节入手,处处彰显其历史遗存,而不是任意掩盖和淡化其固有的独特印记。

  “鼓浪屿之瑕”凸显“风情街之忧”。的确,现在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但任何景区其实都需要一来再来的“回头客”。所以,作为各地引客亮点的“风情街”建设,既需擦亮根脉,更要精益求精。同时,通过风情街让游客享受到异地购物的乐趣,并形成美好回忆和良好口碑,还要善把文章做在购物外,在游客小憩等的风情旅游氛围上,给予更多的舒心体验和超值服务。(司马童)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