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叶祝颐:学区房大战再起拷问教育公平
//www.workercn.cn2015-09-09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9月各大中小学开学,上海静安、徐汇等中小学教育质量突出的区域的学区房“大战”硝烟再起:静安区一套30平方米的学区房,报价690万元。还有房东坐地起价,一天涨价六十万。去年起,静安区先提出“五年内只接收一学生”的新政,虹口、闸北等地跟进。还有一些热门小学自设入学的落户年限。逐步收紧的政策,加剧了家长们购买学区房“晚买不如早买”的心态。(9月8日《中国证券报》)

  家长对政府安排的就近入学不买账,去争抢天价学区房,人为制造新的“就近入学”。30平方米的小房子,仅仅因为对口名校竟然卖到690万元令人惊讶。当然,学区房卖到23万元一平方米,不是普通人家买得起的。普通人家即便知道某片区对口某名校,也不具备一掷千金的财力,只能望名校兴叹。

  其实,学区房之所以被炒出天价,说到底,还是择校惹的祸。由于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引发家长纷纷争抢名校周边的学区房,再加上教育部门与名校收紧入学政策,加剧了家长购买学区房“晚买不如早买”的心态,把学区房价格捧到高处不胜寒的地步。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公的语境下,教育部门禁止择校,但是由于学校布局、就近入学范围与公众就学期望值不一致,优质教育资源尚属稀缺资源,根本不能满足公众的需要,无法阻挡千千万万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盼,“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各种隐形择校不仅停没有停止,还有白热化之嫌。

  虽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4%”的教育目标已经实现,但是,用好教育投入比实现教育投入目标本身更重要。这不仅要加强教育经费审计,避免教育投入经费跑冒滴漏;也要防止教育经费为重点学校锦上添花,不为薄弱学校雪中送炭。如果说大学有重点非重点之分的话,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不应有好坏之分。在义务教育投入的问题上不仅不能厚此薄彼,而且要对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倾斜,防止“名校更强”、“弱校更弱”。

  从教育公平与效率的角度讲,政府与教育部门要特别注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把新增义务教育投入向薄弱学校倾斜,但是,地方政府基于教育政绩的需要,并不愿意大规模投资薄弱学校建设,因为名校基础本来就不错,投入名校效果立竿见影,容易出成绩,而薄弱学校投入欠账太多,见效比较慢。地方政府往往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名校身上。由于名校与薄弱学校投入、发展不均衡,形成了薄弱学校门可罗雀、名校人满为患的教育失衡局面。

  虽说教育资源经过整合补充,名义的重点学校被取消,薄弱学校的情况有所改观,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问题有所改观,但是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这既有硬件差异,也有师资力量与教育环境的差异。而一些地方谈学校标准化建设,大多像肯德基开店一样,倾向于给薄弱学校补充硬件设施。师资力量与教育教学管理等教育软件配置成了教育均衡发展的软肋。

  由于教育评价机制单一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之间教师的物质待遇与事业发展环境也不一样。学校对优质师资多采取保护措施,甚至到处挖师资。造成师资流动困难,这也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一大壁垒。由于校际差异,优质师资难以向薄弱学校倾斜,形成了薄弱学校缺生源,“名校独大”的局面。

  对此,学校有私心,但政府决不能有私心,听任教育失衡加剧。而要在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上一碗水端平。如果政府热衷名校建设,忽略薄弱学校发展;教育失衡局面会愈演愈烈,学区房大战还会继续打下去。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曾提出,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单位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对于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绩确实可圈可点。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教育不公平,特别是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不仅客观存在还比较严重。九年义务教育已经普及,什么时候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奇迹,扎实推进教育公平,我们拭目以待。如果学校只有远近之别,无好坏之说,还有谁“钱多人傻”去追捧天价学区房呢?(叶祝颐)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