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熊丙奇:“丑校服”的真问题
//www.workercn.cn2015-09-10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英国广播公司(BBC)关于中式教育的纪录片,除了引发对中英教育方式的思考,也有人开始检讨,与英国校服相比,中国大陆校服宽松无美感,反映出美学教育缺失,几乎是没有明显男女区别的运动装,“臃肿,难看,质地粗劣,毫无美感可言”。有学者指出,这种去性别的服装,反映出“部分教育管理者对女性身体和性的恐惧”,也是“审美的粗鄙化”。

  中国学生校服“丑”,已是一个老话题。把“丑校服”归因为教育管理者的思想保守、陈旧,审美粗陋,按照目前的校服选购机制,是符合逻辑的——目前,我国中小学校服基本上就由校方选定款式,再要求学生统一购买。如果继续采用这种选购机制,要让校服“好看起来”,就只有寄望教育管理者改变理念,提高审美情趣了。

  然而,校服不好看(甚至屡屡曝出毒校服丑闻),根源并不是管理者的审美观问题,而是管理者缺乏民主管理意识,用自己的审美观,代替了家长和学生的审美观,即家长、学生在校服选购时,根本没有参与权、表达权和决策权,只能被动接受管理者的安排。这比管理者缺乏审美情趣,更可怕。

  要让校服穿出学生的气质,就必须把选择校服,甚至设计校服的权力,交给学生和家长。事实上,今年7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就反复提到学生和家长的参与问题,要求要提高教师、家长、学生民主参与程度,构建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学校要在深入论证和与家长委员会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确定是否选用校服;选用学校要建立家长、学生参与的校服选用组织;购买校服遵循自愿原则;各地要逐步健全校服式样推荐评议制度;可开展校服遴选,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引导专业设计人员或学生参与校服式样设计,等等。

  这是具有针对性的。但是,各地在执行时,最难建立的就是学生、家长参与的机制。这是我国教育管理者存在的另一个严重问题,不愿意把决策权交出,把自己从“主导”角色,变为服务角色,执行好学生、家长共同的决策。利益是一方面因素(在校服选购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利益链),更重要的因素是,教育管理者习惯了行政治理模式。像校服选购,如果把决策权交给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担心,意见纷纭,难以达成“一致”意见,或者选出来的校服,太过“出挑”,学校难以管理。

  这是比审美情趣更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育管理者不愿意把与学生权益相关的事务,交由学生、家长决策,或者在充分听取意见基础上决策,是担心失去手中的权力,同时,也没有形成通过民主管理、决策,管理学校事务的意识。在民主决策过程中,有不同意见十分正常,这是在决策之前,就呈现各方意见。在进行决策时,有相当部分学生或家长反对,也毫不奇怪,不要指望一致赞成。决策的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相对于管理者单方面拍板,决策后再引发争议,民主决策,会更大程度凝聚共识,并提高对决策结果的认可度。

  我国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重大教育事务决策,要充分听取民意,中小学学校管理,要推进民主管理。可是,在推进过程中,有的地方教育部门却以民主决策过程中不同意见太多,难以达成共识,决策效率太慢,而拒绝听取教师、家长、学生意见,这是没有形成民主管理的规则和习惯所致。这是在推进教育和学校管理过程中,必须对教育管理者进行培养的。另外,就是对学生、家长,也需要这方面的培养,要懂得理性表达自己的意见,尊重他人不同的意见,要遵守民主决策的议事规则,即便最终决策是自己不赞成(甚至反对)的,但只要是多数赞成的结果,就要遵守。

  这也给公众提出要求,如果一所学校由学生投票,选出很“时髦”甚至有些“性感”的校服,公众能接受学生的这种选择吗?会不会去追问、质疑校方,为何给学生这样的校服?如果校方解释,这是学生自主选择的结果,大家会不会指责这太儿戏?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学校在舆论压力之下,可能又回到传统的管理模式。

  所以,要让学生、家长参与学校事务,学校推行民主管理,就需要培育学校管理者、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的民主意识、规则和习惯,这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实行教育现代治理,必不可少的内容。解决包括校服在内的一系列与学生权益相关的问题,都需要学校建立学生和家长参与的民主管理机制。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