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一条“扶老太被讹寻证人”的微博消息引发网络热议。发布这条消息的是淮南师范学院大三学生小袁,据媒体报道,小袁骑车过马路,扶起一名跌倒的老太,却被讹将其撞到。(9月12日中新网)
又是老人讹人!我们来看看这次是个啥情况:淮南师范学院学生小袁和室友去吃饭,涉事老太与她们对向而行。事情发生前,小袁看到老人走路不稳,当骑车经过时,老人突然倒地。小袁和同学忙把车子停下,将老太扶起来并送到医院。由于记忆不清,加之小袁和同学主动提前垫付了医药费,所以老人家属赶到后认为是小袁撞到了老人,双方发生争执。
以常人的眼光看,小袁扶老人这件事更像一场误会:我们都知道,老人年龄大了身体不好,意外摔倒是很常见的事;而记忆力减退,想不起事发当时的情形,所以误会大学生,也很正常。很简单的一件事情,通过私下沟通肯定能解决好,但为何一下子弄得人尽皆知、甚至出现“讹人”一说了呢?
“讹人”,乃蓄意敲诈之意。笔者在报道中找寻了良久,后来终于明白:原来并非“老人讹人”,而是某些媒体唯恐新闻读来“不过瘾”,于是给这起事件扣了顶“老人讹人”的大帽子!
事件中,老人家属根据事后描述,推测是小袁撞倒了老人,因此要求小袁赔偿;而老人自己从头到尾都没有提过怪罪小袁并要求她赔偿的话。也就是说,老人并没有“讹人”。而所谓的“老人讹人”,只是媒体习惯性的一种“标题操作法”。
你还别说,凡事一旦被冠以“讹人”这种非同小可的说法,还真能叫人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围观呢!
而再反观国内情形,“老人讹人”确实也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远的不说,单单今年以来,全国关于“老人讹人”的事件就已经“不绝如缕”了:今年8月,四川达州,3名曾在2013年因扶老人被讹诈为“撞倒”老人的孩子获得5000元奖励;8月底,广东江门一位60多岁的老汉上演“碰瓷”,因多次碰瓷早在朋友圈“成名”而被市民认出。而至于老人“秒速倒地,而后厚脸敲诈”的新闻就更多了,在此不作赘述。
——那么问题来了:“老人碰瓷”事件为何总是这么默契而且有规律地上头条,是不是真的因为“全国的坏老人越来越多了”?
我不这么看。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固有尊老爱幼、知耻明礼的传统,这个大环境里,绝大多数人都在秉承着本份守规的原则生活。如果说有人胆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讹人,那也是极少数。因为,就我们每个人的亲身生活感受而言,周围的老人绝大多数是安详、富有爱心并守护传统的人。所以,所谓的“讹人”、“碰瓷”者,一定只是老人群体中的极小分子。
言及于此,唯一能够解释为何我们总能隔三差五接收到“老人讹人”、“老人碰瓷”讯息的原因只有一点,那就是:媒体对个案事件的无下限炒作和放大。
暂且搁置此次的“老人讹人”相关报道,我们还可以关注一个更普遍的传媒现象:近两年来,但凡国内出过一次影响较大的城管打人、官员醉驾、男教师猥亵女学生、少年犯罪类负面新闻,接下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各地媒体必然会曝出极为相似的新闻来。
其实并不是因为这些事件在全国各地“神同步”地密集发生,而是因为,媒体行业已经不自觉地陷入了一种可怕的“复制模式”之中。这种“模式”的操作规律是:如果A媒体卖出了一条新闻活鱼,满足了读者求新求奇的阅读需要,接下来,B媒体、C媒体、D媒体必然也会密切关注这一领域,然后在不久后的某一天,BCD三家媒体会不约而同甚或前赴后继地推出相同的“活鱼大餐”,引领读者继续享用。
——如果是一起传播社会真善美的事件,这样宣传多好!但要命的是,当今媒体似乎有“阴暗癖”,他们热衷于跟踪报道广而播之的,多是社会上的小概率负面事件。
说句实话,这种“依葫芦画瓢”式的跟风,其实就是懒惰思维在作祟。在这些跟风媒体眼里,新闻不再是严肃的、应该对公众负责的思想大餐,而成了他们用以迎合公众八卦心态、博取点击量关注度的组织工具。
这样毫无社会责任担当的做法,绝对不值得效仿。因为它失去了媒体应有的客观理性原则,一味迎合公众心理、只会粗暴地、不公正地给某些群体打上片面的标签,同时消解传统美德、助长社会戾气,使整个社会充满恶意和敌视。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绝不应该被少数“特别案例”所断送。所以,作为舆论公器,媒体必须担负起净化舆论环境的责任:让助人者今后依然敢于助人、乐于助人;同时让公众坚信:这个社会,真善美依然是主流,每个人只有选择给予彼此诚实和信任,生活才会越来越向好。
我们并不否认,这个社会中,“讹人”的老人和“碰瓷”的人群是存在的。但他们一定是这个社会的极少数。
媒体不妨放过这些小概率的个体事件,转而多聚焦体现良知的正面事情。因为,与其消减社会信任、导致人人自危,还不如重塑社会美德,让公众感受到人性的美好。
末了,分享最近的一则暖心小新闻:重庆60岁的唐天明老人,出行会随身携带折叠小板凳乘坐轻轨。老人说,有一次他感冒不舒服,有年轻人给他让座,他看得出让座青年也很疲惫,于心不忍,从此决定带板凳乘公交,“年轻人上班辛苦,多个座位给他们坐也好。”
你看,媒体多报道一些这样的好人好事,我们是不是会对整个社会风气向善向好越来越有信心?!
搀扶跌倒老人的“操作指南” 2009-12-04 |
时玫言:“南京徐老太案”后遗症贻祸至今 2010-07-13 |
张遇哲:亡羊补牢是对救人老太最好告慰 2011-08-16 |
公交狮吼 2013-01-30 |
宋 华:老人应成为社会诚信的主要推动者 2013-09-27 |
伊 夫:痛斥讹诈老太别伤传统美德 2013-12-13 |
邓子庆:50多年义务扫街传递正能量 2014-11-19 |
知 风:老人骨折不能让社会公德再次“骨折” 2015-09-11 |
刘春兴:“扶得起却伤不起”揭法制之殇 2015-09-11 |
钱江晚报:“是我自己跌的”,喊出谁之痛? 2009-0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