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国家旅游局发布最新提示,游客参与“不合理低价游”也将受到处理,目前正在研究相关处理办法。面对一段时间来旅游市场天价菜品、超低团费、强制购物等突出问题,有关部门开始深度求解,大家正翘首期待。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已是大众化的休闲选项。游历大好河山、体验异域风情、开阔眼界心胸,本是赏心乐事。然而,诸如赶景点成受罪、不购物被谩骂之类剧情不时上演,总让人游不轻松。乱象频仍中,有奸商作乱的因素,呼唤行业监管切实履职。但话说回来,“一个巴掌拍不响”,尤其低价团、强制购物之所以大行其道,缺不了游客们的趋之若鹜。若是大家都变“聪明”了,很多乱子根本就无从产生。继强化监管之后,旅游局此番劝导游客莫参与“不合理低价游”,正体现出双管齐下的治理思路。
有人担忧,这会否是对消费者的苛求?也有人质疑,管不好景区、旅行社,来管游客是什么道理?其实揆诸现实,消费者对价格最敏感,但凡遭遇高价强卖,就叫苦不迭,想方设法维权、讨公道。而一旦低价入手,就会觉得买着了便宜,心中暗喜。从价值规律来看,过高与过低的价格,都一样是对商品正常价值的偏离。既然有判断“38元一只虾”太贵的常识,又怎会识不破“零团费”的骗局?说白了,很多时候,游客不是不懂得“等价交换”,而是“有便宜不占是傻瓜”的心理在作祟。
追求“物美价廉”是人之常情,但惯于追逐超低价的消费行为,就难言理性。在市场经济下,商品价格有高有低、参差不齐是常态,但过分低,显然容易有问题。诚然,某些时候,比如商家培育新兴市场,或大打价格战抢占市场份额时,便宜也能买到好货。此时,消费者花的钱是少了,但在钱之外,往往会付出注意力、点击率、甚至个人信息等其他资源的代价。而这些才是商家在这一特定时期里更想要的。一旦过了这个阶段,价格回归合理水平就是必然了。
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日趋完善,消费者也逐渐成熟。他们对品质的需求与支付能力在提高,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阶段已然开始。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们与其再以劣质雷同的产品、服务来坑人宰客,图一时之利,倒不如主动转型升级,靠优质、诚信、差异化来吸引人。同时,消费者也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搞清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别再对坑人骗局怀有侥幸心理了。
何勇海:“旅游线路指导价”还游客1笔明账 2015-05-22 |
何勇海:打造旅游诚信靠什么 2015-05-22 |
张枫逸:“旅游指导价”是必要的制度补丁 2015-05-22 |
行游新语:“线路指导价”让旅游不再是“糊... 2015-05-24 |
行游新语:“线路指导价”让旅游不再是“糊... 2015-05-24 |
如何理解国家旅游局的“提示” 2015-10-26 |
李 杏:整治旅游乱象不能把包袱甩给市场 2015-10-26 |
余明辉:“处罚不合理低价游游客”挨骂冤不冤 2015-10-26 |
张枫逸:低价游,买卖双方都要担责 2015-10-26 |
杨 涛:打击“不合理低价游”查查商业贿赂 2015-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