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把抽象的价值分解为具体的事例,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才能把核心价值观这个“软实力”转变为“硬通货”,从写在纸上转变为印在心上
一段精神旅行结束之时,人们总会驻足回望:那些印在时间中的足迹,能给未来带来哪些启示?就像现在,人民日报评论版“大家谈”栏目的“践行核心价值观”系列专题告一段落,这场社会各个阶层都参与其中的讨论,会留下怎样的启发和思考?
时间跨越大半年,收到1000多封读者来信,刊发16期、48篇文章,讨论的参与度和热烈程度可见一斑。参与其中的,有领导干部也有普通百姓,有大学教授也有在校学生,经历不同、视角各异,但每个人都有同样的热忱:浙江读者欧阳锡龙三易其稿,山东老读者张作光“退休也为‘富强’出把力”,这些带有体温的文字,折射出人们对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热情,对涵养社会道德的期盼。
每期“大家谈”都把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关键词作为主题,在不同侧面的映照之下,“价值共识”的水位日益提升。比如说“自由”,即便放在政治哲学的学术框架里,也没有一个普适的定义,但是大多数读者都认同,“自由的翅膀不能飞出法律的高度”。再比如“友善”,哪怕穷尽一切嘉言懿行,也难以列举“友善”的全部,但是大多数读者都能接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底线共识。正如山东读者马洪利的形象表达:我们不能“只看到别人身上的黑,却发现不了自己脸上的灰”。求同存异的表达,价值共识的凝聚,体现的正是核心价值观在你我之间交流孕育的过程。
“培育”和“践行”,是两个缺一不可的方面,但从群众视角来看,往往更加注重实践意义。比如说“诚信”,读者更期待落实,“这两个字说起来舌不打弯,但做起来两眼发直”;比如说“民主”,读者更看重效果,“要敞开大门,畅通渠道,随时欢迎群众来校对、纠错”;比如说“爱国”,读者更关心体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当前最大的爱国”……群众理解核心价值观,从来都不是抽象和务虚的,而是从日常见闻出发,夹杂着浓郁的泥土气息,也结合着自身的利益诉求。
既然群众的理解方式可知可感,涵养核心价值观就不能大而无当。在群众看来,“敬业”就是“拧紧自己这颗‘螺丝钉’”,“文明”就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用湖南读者陈缙的话说,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用‘小环境’说明‘大形势’,用‘身边事’说明‘大政策’,用‘活典型’说明‘大责任’,用‘小故事”说明‘大道理’,以‘小载体’发挥‘大能量’。”换句话说,把抽象的价值分解为具体的事例,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才能把核心价值观这个“软实力”转变为“硬通货”,从写在纸上转变为印在心上。
深入理解“群众视角”就会发现,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是一道绕不开、躲不过的治理考题与改革命题。比如说,关于“平等”,读者关心的是,如何“让‘新市民’享受到与‘老城里人’平等的权利和福利待遇”;关于“法治”,读者呼吁“法律被信仰,政府须先做出样”;关于“公正”,读者更关注怎样消除各种隐性歧视,让公正“从社会‘奢侈品’降价为‘日常用品’”。这都说明,真正让核心价值观在人们心里落地生根,不仅关乎宣传,更要看改革的力度。毕竟,一种社会价值观,只有能够实现群众的诉求,才能获得人民的认同。
两位读者的留言发人深省。一则是,“没有信仰的人是可怕的,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这启示我们,大国的崛起不仅是物质的富裕,更是精神的富足;另一则是,“生活中的善越多,生活本身的情趣也越多”,这启示我们,社会的运转不仅需要法律的调节,更需要价值的调适。“大家谈”系列讨论暂时结束了,但是读者留下的启示,却不会随着时间逝去。
人民日报:让核心价值观成为风尚 2014-01-20 |
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4-01-28 |
深圳特区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众价值观 2014-02-17 |
西安日报:增强认知认同 2014-04-22 |
人民日报:涵养我们的时代家风 2014-05-15 |
范玉刚:高度、深度与广度 2014-07-01 |
范玉刚:高度、深度与广度 2014-07-24 |
范玉刚:高度、深度与广度 2014-07-31 |
李亚彬:激活传统是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关键 2014-12-30 |
把脉“虚症”,涵养务实为民的土壤 2015-06-3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