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年纪轻轻的90后到救助站进行“求助”,只要给20元立马走人。日前,两名四川籍男子到汉中市汉台区救助站要钱,工作人员上网一查,发现其中苟某5年来已被“救助”703次,明显是职业“跑站人”。僵持两个多小时,救助站给每人20元后,两男子方才离开。(3月26日《华商报》)
世事无常,有时竟能无常到让你啼笑皆非乃至百思莫解的地步。两名90后男子,衣着整齐,旅行包背在肩上,坐在救助站里二郎腿潇洒翘起,其中一人吞云吐雾香烟袅袅。从外表看,无人将他们视作乞丐,可偏偏他们就是熟知救助政策善钻空子的职业“跑站人”。
其实,职业跑站人这个职业,最早可以追溯到2003年。那一年,国家出台《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规定流浪乞讨人员只要符合条件,救助站应当及时提供救助。又由于最初救助信息未能全国共享,火车票也未实名,加之《办法》的先天漏洞,遂让某些人钻了空子,他们编着悲情的故事,辗转各地救助站骗取钱财。
去年年初,有媒体记者卧底调查,详细披露了一些内幕。其中发现有个父亲带着3岁儿子“穿州过县”,8天骗助6000余元;还有的跑站人一年收入10万,有能力在成都购置房产。不仅如此,骗助的“版本”与时俱进不断升级,俨然成了一个毒瘤。
尽管政策规定,半年内获救助3次者不再给予救助,且诸多救助方式中只有提供食宿、医疗、车票等,并没有“给钱”一说。但在实际操作中,救助站有时磨不过这些人的纠缠,有时候会提供20元或者更多的生活费,于是这些人抓住漏洞骗取救助,然后一站一站故伎重演。比如上例二人直截了当表示:“给20元我们就走”。开口要钱,很有底气。最终,架不住死缠烂打,救助站满足他们诉求,给每人20元并要求写下不再到此“求助”的保证书后,打发他们离去。
无疑,这又是一例骗助的成功。用那位在成都买房的职业跑站人的话说:“来钱实在太容易”了。可是这种行为,本质是骗取同情,非法获得不当得利。而且客观上存在扰乱正常工作秩序的故意。想想,不扰乱不刁难不软磨硬缠,工作人员也不会轻易给钱。可是用给钱息事宁人的方法,实际上是饮鸩止渴,并没有解决问题。反而,还助长了骗助的积极性。这些年这个职业暗潮涌动,原因也在这里。
因而,必须借助法治手段终止这一怪胎的孕育。职业“跑站人”屡屡得手,背后如果没有干扰造成的无奈,那就是工作人员的失职,他们割开了国家财政的躯体,让一滴滴鲜血白白浪费。如果有干扰,那就应处以行政拘留;骗助数额巨大的,还应以涉嫌诈骗追究刑责。一味退让,就是放弃治疗,坐等毒瘤酿成大祸。
四个“秋菊男”是怎样炼成的 2010-08-19 |
南方网:鲁迅文学奖为何受到嘲讽 2010-10-25 |
大桥“侧滑”:善后程序一个都不能少 2012-08-28 |
中工时评:让“便民”真正服务于民 2014-02-20 |
王 地:管好“跑站”人法律须刚柔并济 2015-02-05 |
崔恒清:“跑站”者侵蚀了多少救助资源 2015-08-21 |
中国网:年终奖风波后制度检讨当跟进 2010-01-21 |
中国网:年终奖风波后制度检讨当跟进 2010-01-21 |
网 评:惩罚性赔偿=企业诚信 2008-10-13 |
【荆楚网】惩罚性赔偿=企业诚信 2008-10-1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